|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研究回顾 | 第6-13页 |
| ·“不确定”的含义 | 第6-7页 |
| ·“不确定”的有关研究 | 第7-13页 |
| ·应对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 2 研究启示及理论构想 | 第13-16页 |
|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目的 | 第16页 |
| ·意义 | 第16-17页 |
| 4 研究一:不确定人格问卷的编制 | 第17-28页 |
| ·不确定人格初试问卷的编制 | 第17-20页 |
| ·不确定人格正式问卷的确定 | 第20-25页 |
|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25-28页 |
| 5 研究二:大学生不确定人格的特点 | 第28-29页 |
| ·目的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6 研究三:不确定人格的应对方式特点研究 | 第29-31页 |
| ·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 ·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 7 总的讨论 | 第31-37页 |
| ·关于测量工具 | 第31-32页 |
| ·关于大学生不确定人格的特点 | 第32-34页 |
| ·关于大学生不确定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关于良好不确定人格类型的思考 | 第35-36页 |
|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方面 | 第36-37页 |
| 8 小结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录 | 第40-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