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6页 |
1.1 极端微生物和极端酶 | 第10页 |
1.2 极端酶结构基础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耐热酶热稳定的分子机制 | 第11-13页 |
1.2.2 低温酶的冷适应机制 | 第13页 |
1.2.3 嗜盐酶的嗜盐机制 | 第13-14页 |
1.2.4 嗜酸酶的嗜酸机制 | 第14页 |
1.3 嗜碱酶的嗜碱机制研究 | 第14-21页 |
1.3.1 嗜碱酶的特点 | 第14页 |
1.3.2 研究嗜碱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3 嗜碱酶嗜碱机制的研究手段 | 第15-17页 |
1.3.4 嗜碱酶的嗜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4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1.4.1 β-甘露聚糖酶的底物及其特点 | 第21页 |
1.4.2 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制 | 第21-23页 |
1.4.3 β-甘露聚糖酶的结构特征 | 第23-24页 |
1.4.4 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概况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2.1 菌株和质粒 | 第26-28页 |
2.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8页 |
2.3 酶和生化试剂 | 第28页 |
2.4 仪器 | 第28-29页 |
2.5 主要溶液 | 第29页 |
2.6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2.6.1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亚克隆和突变体的制备 | 第29-31页 |
2.6.2 高通量筛选方案的建立 | 第31页 |
2.6.3 β-甘露聚糖酶酶活的测定(DNS法)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39页 |
3.1 嗜碱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亚克隆及表达 | 第32-34页 |
3.2 嗜碱特性发生改变的β-甘露聚糖酶突变体的筛选 | 第34-35页 |
3.2.1 易错PCR和突变体的筛选 | 第34页 |
3.2.2 突变体基因测序和与原基因的比对 | 第34-35页 |
3.2.3 突变体和原酶的三维结构上的比对 | 第35页 |
3.3 对突变体单一突变点的构建 | 第35-37页 |
3.3.1 构建嵌和基因的技术路线图 | 第35-36页 |
3.3.2 嵌和体的pH轮廓图 | 第36-37页 |
3.4 嗜碱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系统进化比较 | 第37页 |
3.5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一级结构特征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