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流动层析成像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国内外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3-20页 |
|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13-17页 |
| ·电容传感器 | 第13-15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5-16页 |
| ·成像系统 | 第16-17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 第20-30页 |
| ·有限元法简介及其在ECT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电容传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7页 |
| ·ECT的有限元边值问题及等价变分问题 | 第21-23页 |
| ·场域剖分 | 第23页 |
| ·单元插值 | 第23-24页 |
| ·有限元方程组的建立 | 第24-26页 |
| ·有限元方程组的求解 | 第26-27页 |
| ·极板对间电容求解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电容敏感场的建模与仿真 | 第30-42页 |
| ·敏感场的意义与求解方法 | 第30页 |
| ·敏感场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 ·敏感场的有限元仿真结果 | 第32-33页 |
| ·敏感场仿真分析 | 第33-40页 |
| ·传感器只有极板时的情况 | 第33-34页 |
| ·极板尺寸不同时的情况 | 第34-35页 |
| ·管壁厚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管道介电常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夹角的影响 | 第37页 |
| ·径向电极的影响 | 第37-40页 |
| ·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5章 电容传感器的参数优化设计 | 第42-51页 |
| ·电容传感器的参数优化设计意义及方法 | 第42页 |
| ·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 ·传感器优化目标 | 第46-48页 |
| ·基于多因素轮换的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