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18页 |
1. 绪论 | 第18-52页 |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18-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46页 |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36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6-46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研究思路 | 第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逻辑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48-50页 |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50-52页 |
·主要创新 | 第50-51页 |
·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2. 财税政策与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52-82页 |
·家庭服务业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 第52-58页 |
·家庭服务业的基本内涵 | 第52-55页 |
·家庭服务业的特点 | 第55-58页 |
·家庭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与未来趋势 | 第58-60页 |
·规范化发展 | 第58页 |
·规模化发展 | 第58-59页 |
·产业化发展 | 第59-60页 |
·专业化发展 | 第60页 |
·发展我国家庭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60-66页 |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60-61页 |
·有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效拉动我国内需 | 第61-62页 |
·有利于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 第62-63页 |
·有利于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63-64页 |
·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第64-66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66-78页 |
·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来分析 | 第66-70页 |
·从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关系来分析 | 第70-72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72-78页 |
·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下财政政策目标的分析 | 第72-73页 |
·基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严峻形势视角的分析 | 第73-74页 |
·基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和改善民生视角的分析 | 第74-75页 |
·基于我国发展中小企业战略目标来分析 | 第75-76页 |
·基于家庭服务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来分析 | 第76-77页 |
·基于部分家庭服务业发展弱势性和效应外溢性较强的分析 | 第77-78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途径分析 | 第78-82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78-79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途径 | 第79-82页 |
·财税政策通过影响需求来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 | 第79-80页 |
·财税政策通过影响供给来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 | 第80-82页 |
3. 我国财税政策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82-113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82-96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82-83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83-96页 |
·供需矛盾突出,既在总量上供不应求,也在结构上严重不匹配 | 第83-86页 |
·行业发展极不规范,市场仍在较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 第86-88页 |
·行业风险正在逐渐加大,既在很多程度上抑制了有效供需的增加,也进一步扩大了行业发展的"瓶颈"效应 | 第88-90页 |
·行业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农村基本处于完全的缺失状态,城乡发展差距巨大 | 第90-91页 |
·行业人力资本素质低下,从业队伍发展极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第91-94页 |
·政府的"缺位"和"越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行业的企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 第94-96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 第96-113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现状 | 第96-106页 |
·财政政策 | 第97-100页 |
·基本税收政策 | 第100-102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102-106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第106-113页 |
·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 第106-107页 |
·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方式落后 | 第107-109页 |
·现行税费制度设置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庭服务业向员工制、规范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 第109-111页 |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家庭服务业做大做强 | 第111-113页 |
4. 境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实践及启示 | 第113-135页 |
·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 | 第113-128页 |
·美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 | 第113-117页 |
·财政政策支持家庭服务教育与培训 | 第114-115页 |
·新岗位税收抵免方案对扩大家庭服务劳动力需求作用显著 | 第115-116页 |
·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惠及家庭服务企业 | 第116页 |
·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家庭服务业发展,积极鼓励纳税人购买家庭服务 | 第116-117页 |
·欧盟经济体--以英、法、德三国为例 | 第117-125页 |
·欧盟实施促进就业的"六号增值税指南",家庭服务业从中受益 | 第117-118页 |
·英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 | 第118-120页 |
·法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 | 第120-123页 |
·德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实践 | 第123-125页 |
·日本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实践 | 第125-127页 |
·香港、韩国的做法 | 第127-128页 |
·发展中国家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实践-以菲律宾为例 | 第128-131页 |
·家庭服务业打造了闻名世界的"菲佣"品牌 | 第128-129页 |
·政府把发展家庭服务业列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 第129-130页 |
·政府财政建立家庭服务海外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和促进海外家政就业 | 第130页 |
·对海外劳工实施免交个人所得税政策 | 第130页 |
·政府重视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30-131页 |
·境外发展家庭服务业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31-135页 |
·境外发展家庭服务业经验总结 | 第131-132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132-135页 |
5. 我国家庭服务业的市场需求预测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 第135-176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供需发展进展 | 第135-143页 |
·家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 第135-138页 |
·家庭服务业供需发展旺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 第138-141页 |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资质的家庭服务机构和家庭服务员 | 第141-142页 |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很大一部分用户倾向于聘用本地家庭服务员 | 第142-143页 |
·当前家庭服务业供需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3-148页 |
·全国范围内,家庭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同级别城市间、不同区域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巨大 | 第143-146页 |
·家庭服务业供需结构和总量失衡,行业发展不规范、发展水平低下 | 第146-148页 |
·家庭服务业市场需求前景与预测 | 第148-167页 |
·我国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发展新阶段,社会养老事业艰巨而紧迫,对家庭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 | 第149-163页 |
·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养老事业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 第149-151页 |
·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和养老模式的多样化,亟需家庭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 第151-152页 |
·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模式对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的启示与借鉴 | 第152-154页 |
·未来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预测 | 第154-163页 |
·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家庭小型化水平日益提高,对家庭服务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 第163-167页 |
·人们对家庭服务的消费需求巨大 | 第163-166页 |
·家庭服务业应加快拓展其服务范围,提升其服务质量与技能水平 | 第166-167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 第167-176页 |
·注重区域与城乡的统筹发展 | 第168-169页 |
·按市场细分原则,注重服务的分层与分类发展 | 第169-170页 |
·引导、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 第170-171页 |
·提高行业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 第171-172页 |
·推行企业化、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模式 | 第172-174页 |
·加强家庭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行业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 第174-176页 |
6. 完善我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176-190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 第176-178页 |
·我国家庭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 | 第176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 第176-178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 第178-187页 |
·财税政策要与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起来 | 第178-179页 |
·财税政策要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结合起来 | 第179-181页 |
·财税政策要注重它的政策导向性 | 第181-182页 |
·财税政策要注重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的划分 | 第182-185页 |
·财税政策要区别对待基本保障型和商业性质型家庭服务 | 第185-187页 |
·财税政策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187-190页 |
·未来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应兼顾产业发展的多重目标 | 第187页 |
·未来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应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 | 第187-188页 |
·完善我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188-190页 |
7. 完善我国家庭服务业财税政策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 第190-212页 |
·完善优化家庭服务业税费政策,引导、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 第190-195页 |
·现行税费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家庭服务业向员工制方向发展 | 第190-191页 |
·优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家庭服务业向员工制方向发展 | 第191-195页 |
·加大针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支持力度,鼓励高端人才进入该行业,促进行业人力资本素质整体提升 | 第195-197页 |
·加大针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 | 第195-196页 |
·加快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培训员工,鼓励高端人才进入家庭服务业发展 | 第196-197页 |
·加快建立健全家庭服务业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从业队伍稳定发展 | 第197-198页 |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家庭服务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 第198-200页 |
·优化家庭服务业财政投入结构、创新投入方式,增强资金的使用效能 | 第200-202页 |
·加大竞争性家庭服务产品的政府购买力度,扩大行业需求空间 | 第202-204页 |
·鼓励开发、购买商业保险,降低家庭服务行业发展风险 | 第204-205页 |
·加大针对家庭服务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支持方式,化解企业融资困境 | 第205-206页 |
·加大针对非营利性家庭服务组织的财税支持力度,促进行业主体多元化发展 | 第206-207页 |
·优化法律、就业、教育、工商管理等其他相关性配套政策措施,使之与财税政策共同构成一个衔接有序、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家庭服务业管理体系 | 第207-212页 |
·统一家庭服务业管理主体,强化其应有的行业规范、监督和管理功能 | 第208页 |
·加大媒体对家庭服务业的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家庭服务业的职业影响力 | 第208-209页 |
·完善家庭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行业的组织化程度 | 第209页 |
·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 第209-210页 |
·完善立法,强化法律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 第210页 |
·强化土地、就业、教育等其他政策措施与财税政策的协调配合 | 第210-212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2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222-223页 |
后记 | 第223-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