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本内容的不同及承接 | 第1-23页 |
第一节 亲子之爱 | 第9-17页 |
一、 父爱 | 第9-12页 |
二、 母爱 | 第12-17页 |
第二节 亲属之爱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两性之爱 | 第18-23页 |
一、 爱情 | 第18-19页 |
二、 性爱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文学追求的“异中有同” | 第23-38页 |
第一节 取材的通俗与世俗 | 第23-30页 |
一、 通俗--冰心 | 第23-26页 |
二、 世俗--张爱玲 | 第26-30页 |
第二节 直面不同的现实 | 第30-38页 |
一、 循循善诱的冰心 | 第30-33页 |
二、 冷静旁观的张爱玲 | 第33-38页 |
第三章 文化背景的“同中有异” | 第38-51页 |
第一节 文化的熏陶 | 第38-45页 |
一、 传统文化 | 第38-41页 |
二、 西方文化 | 第41-43页 |
三、 地域文化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时代的哺育 | 第45-48页 |
一、 “入世的避世者”--冰心 | 第45-46页 |
二、 避世的入世者--张爱玲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家庭的影响 | 第48-51页 |
一、 “大家” | 第48-49页 |
二、 “小家”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