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的伦理问题分析
0 前言 | 第1-8页 |
1 公共政策及其伦理分析概述 | 第8-16页 |
·公共政策一般理论 | 第8-9页 |
·公共政策概念 | 第8页 |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 第8-9页 |
·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 第9-13页 |
·公共政策伦理分析的内涵与特征 | 第9-10页 |
·公共政策伦理分析的标准与方法 | 第10-13页 |
·公共政策伦理分析的意义 | 第13-16页 |
·有助于合理确定公共政策目标 | 第13页 |
·有助于规范公共政策价值导向 | 第13-14页 |
·有助于协调公共政策利益关系 | 第14-16页 |
2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 第16-25页 |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中的伦理问题 | 第16-18页 |
·公共政策偏差界定中的价值矛盾 | 第16-17页 |
·公共政策问题确定中的时空价值冲突 | 第17-18页 |
·公共政策方案制定中的伦理问题 | 第18-20页 |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偏离“公共性” | 第18-19页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匮乏民主性 | 第19页 |
·信息要素背离公共利益 | 第19-20页 |
·公共政策内容执行中的伦理问题 | 第20-22页 |
·公共政策的强硬执行 | 第20-21页 |
·公共政策的扩大执行 | 第21页 |
·公共政策的中断执行 | 第21-22页 |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中的伦理问题 | 第22-25页 |
·公共政策评估者的消极执行 | 第22-23页 |
·公共政策决策主体的抵制 | 第23-25页 |
3 我国公共政策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31页 |
·公共政策主体实现利益期望过程中的价值偏失 | 第25-27页 |
·公共政策人员谋求自身最大利益 | 第25页 |
·地方或部门寻求各自利益 | 第25-26页 |
·政府本身的机构利益扩张 | 第26页 |
·公民价值取向的偏离 | 第26-27页 |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损耗分析 | 第27-29页 |
·成本-收益预期带来的利益损耗 | 第27页 |
·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冲突引起的利益损耗 | 第27-29页 |
·伦理价值标准的内在冲突 | 第29-31页 |
·效率优先原则与社会公正原则的矛盾 | 第29页 |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 | 第29-30页 |
·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的矛盾 | 第30-31页 |
4 解决我国公共政策伦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 第31-39页 |
·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伦理水平 | 第31-33页 |
·深化公共政策人员的伦理责任 | 第31页 |
·培育公民的公共政策伦理意识 | 第31-32页 |
·促进公共政策主体间的价值观整合 | 第32-33页 |
·加强公共政策过程的伦理导向 | 第33-35页 |
·公共政策目标确定引入价值澄清 | 第33页 |
·备选公共政策方案择优引入价值假说 | 第33-35页 |
·优化公共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 | 第35页 |
·建立公共政策伦理评估体系 | 第35-39页 |
·确立公共政策伦理评估标准 | 第35-37页 |
·设立专职的公共政策伦理评估组织 | 第37页 |
·实现公共政策伦理评估制度化 | 第37-38页 |
·形成公共政策伦理评估信息网络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作者小传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