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人力资源基本理论及发展情势 | 第10-22页 |
(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二) 人力资源思想的产生、发展及评述 | 第11-13页 |
(三) 人力资本理论及评述 | 第13-15页 |
(四) 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 | 第15-16页 |
(五) 人力资源发展的价值前提与假定 | 第16-17页 |
(六) 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17-19页 |
(七) 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19-22页 |
二、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投资收益分析 | 第22-28页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客体 | 第22-24页 |
(二) 人力资源价值及其核算 | 第24-25页 |
1、人力资源的价值分析 | 第24-25页 |
2、人力资源(价值)核算 | 第25页 |
(三) 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分析 | 第25-26页 |
1、人力资源投资的宏观收益分析 | 第25-26页 |
2、人力资源投资的微观收益分析 | 第26页 |
(四) 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原则和内容 | 第26-27页 |
(五) 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供求分析 | 第27-28页 |
三、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 | 第28-56页 |
(一) 西部人力资源素质的现状 | 第32-36页 |
1、人口基数大 | 第32页 |
2、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第32-33页 |
3、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陈旧 | 第33-34页 |
4、人才结构不合理 | 第34页 |
5、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 第34页 |
6、人才管理、使用和配置的机制不尽合理 | 第34-35页 |
7、人力资本投资少,投资渠道单一,质量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二) 以人为本,倾力改善人文生态环境 | 第36-38页 |
1、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人才 | 第37页 |
2、设立创业园吸引海外游子回国创业 | 第37-38页 |
3、创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 第38页 |
(三)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教育 | 第38-45页 |
1、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 | 第39-43页 |
2、教育是更新观念提高生活品质的基本途径 | 第43页 |
3、教育落后是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 | 第43-44页 |
4、增加教育投入,实施教育超前发展战略 | 第44-45页 |
5、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 第45页 |
6、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 第45页 |
(四)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调整农村人力结构 | 第45-47页 |
1、高度重视并统筹规划农村教育发展 | 第46-47页 |
2、农村教育是农村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建设、教育发展是最重要的民心工程 | 第47页 |
3、尽快建立规范稳定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 第47页 |
4、积极开展教育帮扶,认真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47页 |
(五) 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 第47-51页 |
1、加大知识力量培植和人力资源质量提高 | 第48-49页 |
2、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和模式 | 第49-50页 |
3、树立现代人才观 | 第50-51页 |
(六) 西部四川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思考 | 第51-53页 |
1、以“柔性流动”为人才潜能松绑 | 第51-52页 |
2、以产权为纽带连结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 第52页 |
3、推行“定单办学”,加强职业教育 | 第52-53页 |
(七) 优化配置干部资源,把政治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源 | 第53-56页 |
1、西部所需要的战略性和战术性人力资源是西部开发的核心资源 | 第53页 |
2、发挥西部现有公务员的资源优势,在管理和引导中推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 第53-56页 |
3、西部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应该有新的嫁接点,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有新的切入点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