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理论在单级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倒立摆系统简介 | 第13-14页 |
| ·传统控制方法在倒立摆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经典控制理论 | 第14页 |
| ·现代控制理论 | 第14-15页 |
| ·人工智能控制方法在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模糊逻辑控制 | 第15-16页 |
| ·神经网络控制 | 第16-17页 |
| ·拟人智能控制与倒立摆控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倒立摆系统和数学模型 | 第19-27页 |
| ·认识单级倒立摆系统 | 第19页 |
| ·倒立摆的一些硬件组成 | 第19-21页 |
| ·建立单级倒立摆的数学模型 | 第21-27页 |
| ·移动时的系统动能 | 第22-23页 |
| ·系统势能 | 第23页 |
| ·根据自由度q(t)=θ(t)的拉格朗日方程 | 第23-24页 |
| ·根据自由度q(t)=x(t)的拉格朗日方程 | 第24页 |
| ·操作点附近的线性模型 | 第24-25页 |
| ·线性过程状态模型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 第27-35页 |
| ·模糊集合论 | 第27-30页 |
| ·模糊集合的定义 | 第27页 |
| ·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 | 第27-28页 |
| ·模糊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 第28-29页 |
| ·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 第29-30页 |
| ·模糊关系及其合成 | 第30-31页 |
| ·模糊关系的定义及其表示 | 第30-31页 |
| ·模糊关系矩阵的运算 | 第31页 |
| ·模糊推理 | 第31-33页 |
| ·模糊逻辑 | 第31-32页 |
| ·模糊逻辑的基本运算 | 第32页 |
| ·模糊语言和模糊算子 | 第32-33页 |
| ·模糊推理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模糊控制理论与模糊控制器 | 第35-48页 |
|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 第35-36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优点 | 第36-37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37-48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 ·精确量的模糊化方法 | 第38-39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 第39-41页 |
| ·模糊量的去模糊化 | 第41-42页 |
| ·论域、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选择 | 第42-44页 |
| ·模糊控制查询表及模糊控制算法流程图 | 第44-48页 |
| 第五章 仿真实验 | 第48-60页 |
| ·开环系统 | 第48-49页 |
| ·常规PID控制 | 第49-51页 |
| ·模糊控制 | 第51-60页 |
| ·输入模糊化,隶属函数定义 | 第52-54页 |
| ·推理规则定义,非模糊化 | 第54-56页 |
| ·获得模糊控制 | 第56-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