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动产买卖中交付的公示效力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英文摘要)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动产交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第9-10页
  1.1.2 动产交付问题研究的条件第10-11页
  1.1.3 动产交付公示效力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1-12页
 1.3  几点创新第12-14页
第二章  动产交付公示效力的制度背景第14-23页
 2.1  动产买卖第14-16页
  2.1.1 动产以占有为权利公示第14-15页
  2.1.2 动产买卖以交付为权利公示第15-16页
 2.2 动产买卖的交付第16-23页
  2.2.1 动产买卖的交付第16-17页
  2.2.2 动产交付的性质第17-20页
  2.2.3 动产交付的方式第20-23页
第三章 动产买卖中交付的公示效力第23-37页
 3.1  动产交付公示效力的法理分析第23-26页
  3.1.1 交付的公示以买卖合意为基础第23-24页
  3.1.2 交付的公示以占有的公示为基础第24页
  3.1.3 交付的公示效力是公信力的基础第24-26页
 3.2 三种立法模式中交付的公示、公信力第26-29页
  3.2.1  债权意思主义中交付的公示、公信力第26-28页
  3.2.2  物权形式主义中交付的公示、公信力第28-29页
  3.2.3 债权形式主义中交付的公示、公信力第29页
 3.3 三种立法模式中交付公示效力的趋同第29-37页
  3.3.1  债权意思主义中公示效力的趋同第30-32页
  3.3.2  物权形式主义中公示效力的趋同第32-37页
第四章  交付的公示效力与无权处分第37-47页
 4.1  无权处分中的公示第37-42页
  4.1.1  无权处分第37-38页
  4.1.2  交付的公示改变了无权处分的效力第38-40页
  4.1.3  交付的公示弥补了无权处分的瑕疵第40-42页
 4.2  无权处分中的真实权利第42页
 4.3 无权处分中的公示权利第42-43页
 4.4 无权处分中双重权利的并存和变动第43-47页
  4.4.1  双重权利的并存和变动第43-44页
  4.4.2  如何保护?第44-47页
第五章  交付的公示效力和善意取得第47-58页
 5.1 公示效力上的善意取得第47-48页
 5.2 公示效力上的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第48-52页
  5.2.1 交付的标的物为动产第49页
  5.2.2 让与人须占有动产并转移占有第49-51页
  5.2.3 达成有效的转让协议第51页
  5.2.4 动产的买受人须为善意第51-52页
 5.3 公示效力上的善意限制第52-58页
  5.3.1 交付的公示与双重权利变化第52-54页
  5.3.2 双重权利视角下的善意取得第54-55页
  5.3.3 善意取得以交付公示效力为前提第55-56页
  5.3.4 善意取得对交付公示效力合理限制第56-58页
第六章  交付的公示效力和回首取得第58-62页
 6.1 二次交付公示与回首取得第58页
 6.2 回首取得认识上的缺陷第58-59页
 6.3 回首取得下真实权利的复活第59-62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一、 中文著作及译著第64-65页
 二、 中文文章及译文第65-66页
 三、 外文著作第66页
 四、 立法文件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美国多元文化与学校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