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指数型基金单一指数模型初探

1 引言第1-11页
   ·指数型基金的研究背景第5-7页
   ·指数型基金市场模型研究的意义第7-8页
   ·国内外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第8-11页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第8-9页
     ·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第9-10页
     ·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第10页
     ·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管理策略第10-11页
   ·指数型基金市场模型研究的总体思路第11页
2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与中国指数型基金第11-18页
   ·基金金融工具的演化过程第11-12页
   ·美国指数基金的种类第12-13页
   ·中国投资基金的产生与运行第13-17页
   ·中国指数型基金的发展第17-18页
3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8-24页
   ·单一指数模型第18-19页
   ·基金业绩评价指标第19-21页
     ·期望收益率第19页
     ·风险调整收益率第19-20页
     ·基金的市场选择能力的模型第20-21页
       ·Treynor和Mazny(1966)的传统二次项回归模型第21页
       ·Heriksson和Merton(1981)的二项式随机变量模型第21页
   ·采用的基本估计与检验方法第21-24页
     ·相关系数检验第21-22页
     ·F检验第22页
     ·理论回归模型第22页
     ·实际回归模型第22-23页
     ·t检验第23-24页
4 样本数据的统计第24-29页
   ·样本及样本区间的选取第24-27页
   ·基准的选取第27-28页
   ·风险利率的确定第28页
   ·回归分析的模型和方法第28-29页
5 统计结果的分析第29-35页
   ·基金普丰统计结果第29-30页
   ·基金天元统计结果第30-31页
   ·基金景福统计结果第31-32页
   ·基金兴和统计结果第32-33页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第33页
   ·四只指数基金的二次回归及虚拟变量回归第33-35页
6 结论第35-39页
   ·中国指数型基金运营绩效第35-36页
   ·基金普丰、基金景福、基金兴和的线性回归议程第36页
   ·中国指数基金目前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提升优化指数型基金效率建议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酸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以长庆气田下古生界储界为例
下一篇:IPv4/IPv6过渡阶段下的安全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