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合成进展 | 第9-38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合成进展 | 第12-29页 |
| ·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 | 第12-14页 |
| ·双环[3,2,1]辛烷类新木脂素 | 第14-16页 |
|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 | 第16-19页 |
| ·8-O-4’类新木脂素 | 第19-22页 |
| ·二苯醚类新木脂素 | 第22-23页 |
| ·联苯类新木脂素 | 第23-25页 |
| ·脱碳(去甲)新木脂素 | 第25-26页 |
| ·低聚类新木脂素 | 第26-28页 |
| ·杂新木脂素 | 第28-29页 |
| ·展望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第二章 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38-56页 |
| ·前言 | 第38页 |
| ·各种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第38-50页 |
| ·Salen 络合物催化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 第38-41页 |
| ·手性环己酮催化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 第41-44页 |
| ·糖衍生的手性酮催化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 第44-48页 |
| ·C_2 对称手性酮催化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 第48-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第三章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Cochinchin的合成研究 | 第56-7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56-57页 |
| ·Cochinchin 合成设计 | 第57-63页 |
| ·手性合成 Cochinchin 可能产物分析 | 第57-58页 |
| ·Cochinchin 反合成分析 | 第58-60页 |
| ·合成关键步骤分析 | 第60-63页 |
| ·1, 4-苯并二氧六环的构筑 | 第60-62页 |
| ·反式双键的构筑 | 第62-63页 |
| ·Cochinchin 合成路线 | 第63-71页 |
| ·Cochinchin 合成路线一 | 第63-70页 |
| ·A_1片段合成路线 | 第63-66页 |
| ·B_1片段合成路线 | 第66-67页 |
| ·氧化偶联合成路线 | 第67-70页 |
| ·Cochinchin 合成路线二 | 第70-71页 |
| ·A_2片段合成路线 | 第70页 |
| ·B_2片段合成路线 | 第70-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第四章 反式二苯乙稀(芪类化合物)底物电子效应对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76-9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6-79页 |
| ·实验设计 | 第79-82页 |
| ·催化反应选取 | 第79页 |
| ·催化体系选取 | 第79-81页 |
| ·关键问题分析 | 第81-82页 |
| ·合成路线 | 第82-85页 |
| ·反式二苯乙烯合成 | 第82-85页 |
| ·手性酮催化剂合成 | 第85页 |
| ·底物电子效应对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85-8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7-91页 |
| ·手性酮催化体系验证 | 第87页 |
| ·FH/3-21g 水平上对 底物进行构型优化计算 | 第87-88页 |
| ·底物电子效应结果分析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95-111页 |
| ·仪器 | 第95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95-96页 |
| ·试验部分 | 第96-111页 |
| 第六章 相关化合物数据及谱图 | 第111-139页 |
| ·相关化合物数据 | 第111-133页 |
| ·重要化合物谱图 | 第133-139页 |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