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工程背景 | 第15页 |
·飞机机轮摆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起落架摆振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9-35页 |
·起落架结构形式简介 | 第19-20页 |
·典型起落架分析模型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轮胎力学模型及松弛长度的计算 | 第22-26页 |
·支柱上端固支、具有双轮共转摆振稳定性分析 | 第26-29页 |
·摆振分析模型 | 第26-27页 |
·双轮共转摆振分析方程组 | 第27-29页 |
·Shimmy View 软件介绍[28]与计算 | 第29-32页 |
·软件算法理论 | 第29-30页 |
·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算例计算 | 第32-33页 |
·仿真分析方法分析摆振稳定性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估算起落架弯曲刚度系数和扭转刚度系数 | 第35-47页 |
·起落架虚拟试验件模型的导入 | 第35-36页 |
·有限元网格划分与检查 | 第36-37页 |
·装配关系的有限元建模 | 第37-39页 |
·多点约束(MPC)概述 | 第37-38页 |
·铰接副的有限元建模 | 第38-39页 |
·横梁与支柱外筒焊缝的有限元建模 | 第39页 |
·缓冲器约束关系简化的修正 | 第39页 |
·载荷工况及应力响应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材料与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加载点 | 第40-41页 |
·载荷工况 | 第41页 |
·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起落架静力实验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基于ADAMS 的起落架摆振动力学虚拟样机建立 | 第47-61页 |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第47-49页 |
·基于ADAMS 动力学分析基础 | 第49-51页 |
·广义坐标选取 | 第49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9页 |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49-50页 |
·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初始条件分析 | 第50-51页 |
·起落架装配建模 | 第51-57页 |
·建立模板 | 第51-57页 |
·装配全刚性构架 | 第57-58页 |
·装配子系统 | 第57页 |
·装配全刚性构架 | 第57-58页 |
·装配刚柔混合构架 | 第58-59页 |
·柔性体的导入 | 第58页 |
·柔性体的替换以及刚柔混合构架的装配 | 第58-59页 |
·全机装配构架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验证性试验对比虚拟试验 | 第61-65页 |
·摆振试验描述 | 第61-62页 |
·摆振虚拟仿真试验 | 第62-63页 |
·验证性试验对比结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摆振仿真分析方法拟合稳定区曲线 | 第65-74页 |
·全刚性模型 | 第65-67页 |
·刚柔混合模型 | 第67-68页 |
·全刚性装配全机模型 | 第68-69页 |
·刚柔混合装配全机模型 | 第69-71页 |
·虚拟试验结果与 shimmy view 结果对比 | 第71-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