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一、问题提出的必要性 | 第8-9页 |
二、课题操作的实效性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德育接受过程理论分析 | 第12-17页 |
一、德育接受过程理论相关阐释 | 第12-17页 |
(一) 接受理论产生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二) 中学德育接受过程理论 | 第13-17页 |
第三章 德育接受过程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7-22页 |
一、德育接受过程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德育接受理论 | 第17-18页 |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德育接受理论 | 第18-19页 |
二、德育接受过程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一) 中学生的接受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施教的目标 | 第19-20页 |
(二) 中学德育的有效性必须以中学生的接受为前提 | 第20-21页 |
(三) 德育接受理论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德育接受过程理论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的融合 | 第22-27页 |
一、转变教育观念 | 第22-23页 |
二、创新教学方法 | 第23-25页 |
(一) 情境教学 | 第23页 |
(二) 讨论法和辩论法 | 第23-24页 |
(三) 专题讲座或能力活动课形式 | 第24-25页 |
三、更新教学手段 | 第25页 |
四、融合的意义 | 第25-27页 |
(一) 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 第25页 |
(二)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 第25-26页 |
(三) 增强接受主体的主动意识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