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4-17页 |
·健康与心理健康 | 第14页 |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计算机专业特点及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对象与方法 | 第17-21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调查工具 | 第17-20页 |
·自编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 | 第17页 |
·心理健康综合评定 | 第17-18页 |
·个性评定 | 第18-19页 |
·应付方式评定 | 第19页 |
·心理应激源评定 | 第19-20页 |
·工作流程 | 第20页 |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调查员的质量控制 | 第21页 |
·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21页 |
·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21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21-46页 |
·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第22-27页 |
·调查结果及与全国青年常模和全国大学生样本的比较 | 第22页 |
·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第22-27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 第27-46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 第27页 |
·不同人群心理问题检出率的x2检验 | 第27-28页 |
·心理健康组与问题组学生在个性、应付方式、心理压力感方面的差异 | 第28-30页 |
·心理问题发生危险因素的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 第30-46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6-52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 第46-47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不同背景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差异的分析 | 第48-51页 |
·不同性别差异分析 | 第48页 |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不同家庭类型差异分析 | 第49页 |
·不同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第49-50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 第50页 |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学历层次差异分析 | 第51页 |
·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2-54页 |
附录: 心理卫生状况调查问卷 | 第54-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