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热再生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除湿器 | 第11-13页 |
| ·再生器 | 第13-15页 |
| ·除湿系统 | 第15-1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除湿溶液的物性及选择 | 第20-30页 |
| ·溶液的除湿原理 | 第20-21页 |
| ·除湿溶液的比较选择 | 第21-25页 |
| ·除湿溶液选择原则 | 第21页 |
| ·除湿溶液性能对比 | 第21-25页 |
| ·除湿溶液的选择 | 第25页 |
| ·氯化锂溶液的物性 | 第25-28页 |
| ·氯化锂溶液的表面蒸气压 | 第25-27页 |
| ·氯化锂溶液的定压比热 | 第27-28页 |
| ·氯化锂溶液的密度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冷凝热再生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原理与设计 | 第30-47页 |
| ·系统概述 | 第30-32页 |
| ·系统结构 | 第30-31页 |
| ·系统流程及原理 | 第31-32页 |
| ·系统设计参数确定 | 第32-33页 |
| ·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 第33-43页 |
| ·再生器 | 第34-38页 |
| ·除湿器 | 第38-43页 |
|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 第43页 |
| ·实验测试用仪表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除湿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47-70页 |
| ·实验目的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49页 |
| ·实验参数调节 | 第49页 |
| ·实验工况 | 第49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9-68页 |
| ·影响除湿器性能的参数分析 | 第49-61页 |
| ·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 第61-65页 |
| ·传热传质系数回归分析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除湿器性能的数值分析 | 第70-82页 |
| ·除湿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0-75页 |
|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第70-72页 |
|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72-75页 |
| ·数值求解 | 第75-76页 |
| ·区域离散及网格划分 | 第75页 |
|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 | 第75-76页 |
| ·数值求解的计算程序 | 第76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6-80页 |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76-78页 |
| ·除湿器内部参数分布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六章 蒸发式冷凝再生器的实验研究 | 第82-103页 |
| ·实验目的 | 第82页 |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 ·实验工况 | 第83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83-98页 |
| ·实验数据回归处理 | 第83-8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98页 |
| ·再生器传热传质分析 | 第98-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七章 蒸发式冷凝再生器的数值分析 | 第103-117页 |
| ·建模方法 | 第103-104页 |
| ·稳态模型 | 第103-104页 |
| ·动态模型 | 第104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04-108页 |
|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第104-105页 |
|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105-108页 |
| ·数值求解 | 第108-111页 |
|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 | 第108-109页 |
| ·数值求解的计算程序 | 第109-111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5页 |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111-112页 |
| ·再生器内部参数分布 | 第112-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 ·结论 | 第117-118页 |
| ·展望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1页 |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