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复合电源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 第9页 |
| ·复合电源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复合电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复合电源结构形式与各部件影响因素 | 第13-27页 |
| ·复合电源结构形式及部件选择 | 第13-15页 |
| ·复合电源结构形式与工作方式 | 第13-14页 |
| ·车载电池和超级电容选择 | 第14-15页 |
| ·蓄电池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21页 |
| ·蓄电池容量 | 第16-17页 |
| ·蓄电池充放电电流 | 第17-20页 |
| ·蓄电池温度 | 第20-21页 |
| ·超级电容主要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 ·超级电容充放电电流 | 第22-23页 |
| ·超级电容温度 | 第23-24页 |
| ·超级电容的循环寿命 | 第24页 |
| ·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模型设计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控制策略制定 | 第27-43页 |
| ·基于逻辑门限的控制策略 | 第27-31页 |
| ·控制规则制定 | 第27-28页 |
| ·控制流程制定 | 第28-29页 |
| ·控制参数确定 | 第29-31页 |
| ·逻辑门限控制复合电源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策略 | 第32-39页 |
| ·模糊控制理论简介 | 第33-34页 |
| ·模糊控制复合电源功率分配及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 ·输入输出量隶属度函数确定 | 第35-39页 |
| ·模糊控制复合电源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 ·控制规律 | 第39-41页 |
| ·控制规则及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仿真分析 | 第43-60页 |
| ·仿真软件 ADVISOR 简介 | 第43-45页 |
| ·ADVISOR 系统结构 | 第43-44页 |
| ·ADVISOR 仿真原理 | 第44-45页 |
| ·建立含有复合电源的电动汽车模型 | 第45-50页 |
| ·建立含有复合电源的电动汽车顶层模型 | 第45-47页 |
| ·修改相应的输入、输出脚本 | 第47-49页 |
| ·修改仿真的控制脚本 | 第49-50页 |
| ·设定仿真参数 | 第50-5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 ·ECE 循环工况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 ·UDDS 循环工况仿真结果 | 第54-57页 |
| ·两种控制策略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本文总结 | 第60-61页 |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