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当下我国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构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6页
 (一)科学精神的提出第11-14页
 (二)科学精神的表现形式第14-16页
一、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核心和本质第16-22页
 (一)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核心第16页
 (二)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本质第16-22页
  1. 怀疑批判的精神第16-17页
  2. 勇于创新的精神第17-19页
  3. 实事求是的精神第19-20页
  4. 献身协作的精神第20-22页
二、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第22-26页
 (一)学业不精、难成体系第22页
  1. 所学专业力不从心第22页
  2. 专业知识基础不牢第22页
 (二)缺少科学思辨精神第22-23页
  1. 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第22-23页
  2. 缺少提出质疑的声音第23页
 (三)学术腐败现象严重第23-24页
  1. 学术不端行为盛行第23-24页
  2. 学术造假现象猖獗第24页
 (四)迷信和盲目崇拜之风愈演愈烈第24-26页
  1. 迷信思想充斥整个社会第24页
  2. 伪科学和盲目崇拜日益严重第24-26页
三、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第26-34页
 (一)自身理论知识缺乏第26-28页
  1. 大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第26-27页
  2. 对科学知识关注不多第27页
  3. 对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27-28页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第28-31页
  1. 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冲击第29-30页
  2. 科学普及环节薄弱第30-31页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第31-34页
  1.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第31-32页
  2. 就业和市场经济的压力第32-33页
  3. 轻科学重技术的生存模式第33-34页
四、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构建第34-39页
 (一)大力弘扬正确的世界观第34-35页
  1. 弘扬正确的世界观第34页
  2. 树立科学精神态度第34-35页
  3. 调动高校科学氛围第35页
 (二)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第35-38页
  1. 改革应试教育模式第35-36页
  2. 建立科研奖励机制第36页
  3. 开设社会实践课堂第36-37页
  4. 加强高校师资建设,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第37页
  5. 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第37-38页
 (三)加强科普知识传播力度第38-39页
  1. 开设科普知识讲座,传播科学精神内涵第38页
  2.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科学文化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下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