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基本范畴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0-12页 |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第13-14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国内外新产业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新产业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新产业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探讨 | 第18-20页 |
·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探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的新产业空间 | 第22-34页 |
·我国新产业空间的产生背景和形成机制 | 第22-25页 |
·外因 | 第22-24页 |
·内因 | 第24-25页 |
·我国新产业空间的空间特征 | 第25-29页 |
·空间分布 | 第25-27页 |
·规模比例 | 第27-28页 |
·空间集散 | 第28-29页 |
·影响范围 | 第29页 |
·我国新产业空间的主要表现 | 第29-30页 |
·我国新产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规模膨胀 | 第30-31页 |
·利用粗放 | 第31页 |
·功能缺失 | 第31-32页 |
·文化割裂 | 第32页 |
·管理无序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第34-60页 |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对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影响 | 第34-36页 |
·新产业空间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 | 第36-42页 |
·开发区——城市功能空间的拓展 | 第36-39页 |
·科技城——城市创新空间的增长 | 第39-42页 |
·新产业空间的发展规律 | 第42-56页 |
·外部空间演变规律 | 第42-48页 |
·内部结构组织规律 | 第48-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 第56-60页 |
第五章 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 第60-83页 |
·整合的动力机制 | 第60-65页 |
·外部拉力 | 第61-62页 |
·内部推力 | 第62-63页 |
·耦合的相互作用力 | 第63-65页 |
·整合的视角 | 第65-70页 |
·新产业空间与主城城区的整合 | 第66-67页 |
·新产业空间与城市边缘及外围地区的整合 | 第67-70页 |
·远郊新产业空间的整合 | 第70页 |
·整合的内容 | 第70-77页 |
·产业整合 | 第70-72页 |
·功能整合 | 第72-73页 |
·空间开发用地整合 | 第73页 |
·基础设施整合 | 第73-74页 |
·体制整合 | 第74-75页 |
·环境风貌整合 | 第75-76页 |
·人文社会整合 | 第76页 |
·规划管理整合 | 第76-77页 |
·整合的模式 | 第77-78页 |
·模式构建的基础 | 第77页 |
·模式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第77-78页 |
·图景(图5.8) | 第78页 |
·整合的策略 | 第78-82页 |
·政策引导策略 | 第78-80页 |
·规划管理策略 | 第80-82页 |
·制度创新 | 第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实例研究——大连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 | 第83-106页 |
·大连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概况 | 第83-87页 |
·大连新产业空间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 第87-95页 |
·市域 | 第87-90页 |
·中心城区 | 第90-92页 |
·主城区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大连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矛盾分析 | 第95-99页 |
·产业发展的矛盾 | 第95-96页 |
·空间发展的矛盾 | 第96-98页 |
·环境资源的矛盾 | 第98-99页 |
·人文社会的矛盾 | 第99页 |
·大连市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 | 第99-105页 |
·整合的三重视角 | 第99-100页 |
·整合的核心内容 | 第100-102页 |
·整合的图景构想 | 第102-103页 |
·整合的策略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展望与总结 | 第106-110页 |
·新产业空间发展趋势展望 | 第106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6-10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08-110页 |
·创新点 | 第108页 |
·不足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