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景中的个体特写--杨德昌电影的剧作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电影剧作的涵义、地位和特性 | 第9-11页 |
·杨德昌与台湾“新电影” | 第11-13页 |
2 题材选择 | 第13-19页 |
·以都市与人的关系为主的题材 | 第13-16页 |
·回顾自我和探索个体的成长的题材 | 第16-19页 |
3 人物设置与形象塑造 | 第19-26页 |
·人物设置别具一格 | 第19-22页 |
·设置被动人物和主动人物 | 第19页 |
·众多的群像式人物,复杂的人物关系 | 第19-22页 |
·独具匠心的个体人物形象塑造 | 第22-26页 |
·人物视点 | 第22页 |
·人物的“死与生” | 第22-25页 |
·人物的身体寓意 | 第25-26页 |
4 时间与环境 | 第26-31页 |
·环境设置的独特 | 第26-29页 |
·大量采用实景、外景 | 第26-27页 |
·空间的叙事作用 | 第27-29页 |
·时间的精心设计 | 第29-31页 |
5 结构与叙事 | 第31-35页 |
·复杂的结构 | 第31-33页 |
·“绵密”的叙事 | 第33-35页 |
·戏剧性不再是追求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电影充满生活的细节 | 第34-35页 |
6 台词的使用与声画关系 | 第35-40页 |
·台词的使用 | 第35-37页 |
·包括方言在内的多语言混杂的台词 | 第35-36页 |
·文本台词与潜文本台词 | 第36-37页 |
·声画关系 | 第37-40页 |
7 风格样式:对写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第40-46页 |
·写实主义与台湾“新电影” | 第40-41页 |
·对写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第41-46页 |
8 结束语:关于杨德昌与台湾“新电影”的思考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A.杨德昌简历及电影作品年表 | 第53-56页 |
B. 本文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影视作品及发表的论著 | 第56页 |
B1. 影视作品创作及获奖情况 | 第56页 |
B2. 发表的论著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