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李少红影视导演艺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1 李少红导演创作历程第11-13页
2 李少红的“第五代”标签第13-19页
   ·“第五代”命名的由来背景第13-16页
     ·“第五代”导演命名的由来背景第13-14页
     ·中国电影人中的“第五代”导演第14-16页
   ·“探索”电影成就了李少红第16-17页
     ·影视风格上的独树魅力第16-17页
     ·作品体裁上的建树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9页
3 李少红影视代表作品分析第19-35页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银蛇谋杀案》第19-21页
     ·《银蛇谋杀案》的文化主题第19-20页
     ·《银蛇谋杀案》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20页
     ·《银蛇谋杀案》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20-21页
   ·第二节进入90 年代初的影片《血色清晨》第21-23页
     ·《血色清晨》的文化主题第21-22页
     ·《血色清晨》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22页
     ·《血色清晨》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22-23页
   ·第三节电影《四十不惑》的角度分析第23-25页
     ·《四十不惑》的文化主题第23-24页
     ·《四十不惑》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24-25页
     ·《四十不惑》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25页
   ·第四节《恋爱中的宝贝》中的另类风格第25-28页
     ·《恋爱中的宝贝》的文化主题第25-26页
     ·《恋爱中的宝贝》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26-27页
     ·《恋爱中的宝贝》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27-28页
   ·第五节执导电视剧《大明宫词》的震撼力第28-31页
     ·《大明宫词》的文化主题第28-29页
     ·《大明宫词》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29-30页
     ·《大明宫词》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30-31页
   ·第六节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视觉冲击第31-35页
     ·《橘子红了》的文化主题第31-33页
     ·《橘子红了》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第33页
     ·《橘子红了》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第33-35页
4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共性探讨第35-46页
   ·“女性与电影”环境背景概述第35-36页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角度内质第36-41页
     ·女性生命意义上“空缺”内质第36-38页
     ·“理性”让女性影片更有魅力第38-39页
     ·悲剧世界里的女性形象第39-41页
   ·女性叙事的多维度审视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艺术表现方法的共性探讨第46-51页
   ·服饰艺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第46-48页
   ·精彩的台词念白渲染第48-49页
   ·独特的音乐效果陪衬第49页
   ·对演员的慎重运用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论第51-53页
   ·一位女性主义导演第51-52页
   ·一位“第五代”导演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附录第55-57页
 A. 李少红影视作品创作年表第55-56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57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全景中的个体特写--杨德昌电影的剧作分析
下一篇:用生活浇铸艺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