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DNA碱基甲基化修复酶AlkC的表达、纯化、结晶与功能探讨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7页 |
·DNA损伤 | 第10页 |
·DNA碱基损伤修复机制 | 第10-13页 |
·DNA碱基损伤与肿瘤、衰老密切关联 | 第10-12页 |
·重组修复机制 | 第12页 |
·直接修复机制 | 第12页 |
·错配修复机制 | 第12页 |
·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 | 第12-13页 |
·碱基切除修复机制 | 第13页 |
·DNA糖基化酶 | 第13-22页 |
·尿嘧啶DNA糖基化酶 | 第14-16页 |
·错配DNA糖基化酶 | 第16-17页 |
·甲基化DNA糖基化酶 | 第17-22页 |
·AlkC、AlkD的研究概况 | 第22-26页 |
·AlkC、AlkD的发现 | 第22页 |
·AlkC、AlkD属于同一蛋白质超家族 | 第22-23页 |
·AlkC和AlkD对烷基化碱基的移除 | 第23-24页 |
·AlkD的三维结构 | 第24-26页 |
·结束语 | 第26-27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9页 |
·酶及主要试剂 | 第29页 |
·LB培养基 | 第29-30页 |
·蛋白纯化缓冲液 | 第30页 |
·高效感受态细胞DH5α制备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4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AlkC、AAG和AlkA基因的扩增与纯化 | 第32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32-33页 |
·酶切回收后的PCR产物与载体连接 | 第33页 |
·连接产物转化 | 第33页 |
·重组子鉴定 | 第33页 |
·质粒转化 | 第33-34页 |
·目的蛋白表达条件和可溶性条件筛选 | 第34页 |
·靶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34-35页 |
·靶蛋白的纯化 | 第35-37页 |
·浓缩 | 第37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7-38页 |
·活性测定 | 第38页 |
·蛋白质结晶 | 第38-4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0-71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0-41页 |
·重组子的测序鉴定 | 第41页 |
·靶蛋白表达条件筛选 | 第41-46页 |
·AlkA表达条件筛选 | 第42-44页 |
·AAG表达条件筛选 | 第44-45页 |
·AlkC表达条件筛选 | 第45-46页 |
·靶蛋白的大量纯化 | 第46-54页 |
·AlkA的大量纯化 | 第46-48页 |
·AAG的大量纯化 | 第48-50页 |
·AlkC的大量纯化 | 第50-54页 |
·AlkC的稳定性条件探索 | 第54-57页 |
·缓冲体系的筛选 | 第54-56页 |
·高盐浓度利于AlkC蛋白纯化 | 第56-57页 |
·pSJ2 AlkC表达质粒构建与表达纯化 | 第57-62页 |
·引物设计 | 第58页 |
·目的基因扩增 | 第58页 |
·双酶切检测 | 第58-59页 |
·pSJ2 AlkC的表达 | 第59-60页 |
·pSJ2 AlkC的大量纯化 | 第60-62页 |
·AlkC C端截去27个氨基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64页 |
·质谱分析 | 第64-65页 |
·活性测定 | 第65-69页 |
·AlkC的活性测定 | 第65-67页 |
·AlkA和AAG的活性测定 | 第67-68页 |
·AlkC、AlkA和AAG的活性比较 | 第68-69页 |
·AlkC的晶体生长 | 第69-71页 |
5 讨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