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界定和文章的切入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外军军事装备竞争性采购现状及发展 | 第16-18页 |
·我军军事装备竞争性采购现状及发展 | 第18-20页 |
·军事装备采购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 第25-2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军事装备采购中承制商选择的概念和问题分析 | 第28-35页 |
·军事装备竞争性采购的有关概念 | 第28-31页 |
·军事装备概念的界定 | 第28-29页 |
·采购、采办和装备采购概念的界定 | 第29-30页 |
·军事装备竞争性采购的内涵、形式和特点 | 第30-31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装备承制商选择的类型 | 第31-32页 |
·装备承制商选择的原则 | 第32页 |
·装备承制商选择的基本要素 | 第32-33页 |
·装备承制商的评估的流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竞争性采购中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54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构建应注意的问题和原则 | 第35-36页 |
·构建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页 |
·构建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的原则 | 第35-36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指标的初步选取 | 第36-43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指标的考虑要素和选取角度 | 第36-37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7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 | 第37-43页 |
·指标筛选和最终指标的确定 | 第43-51页 |
·指标筛选的方法、步骤 | 第43-44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和分析工具简介 | 第44-45页 |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46-48页 |
·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筛选 | 第48-50页 |
·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第50-51页 |
·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的方法和模型建立 | 第54-68页 |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第54-5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无量纲化 | 第55-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 | 第57-63页 |
·定性赋权法 | 第57-60页 |
·定量赋权法 | 第60-62页 |
·组合赋权法 | 第62-63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TOPSIS法的确定 | 第63-66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63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TOPSIS法的原理 | 第63-65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评价TOPSIS法的步骤 | 第65-66页 |
·承制商选择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X型武器装备承制商选择示例研究 | 第68-81页 |
·背景简介 | 第68页 |
·定性指标的量化 | 第68-69页 |
·四家军事装备承制商的初始数据 | 第69-70页 |
·军队装备承制商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0-78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第70-75页 |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第75-77页 |
·军队装备承制商选择指标综合权重 | 第77-78页 |
·TOPSIS模型的计算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附录A | 第89-92页 |
军事装备承制商选择指标排序调查问卷表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