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对话型作文教学的内涵 | 第10-19页 |
一、对话型作文教学产生的背景 | 第10-15页 |
(一)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变革状况 | 第10-11页 |
(二) 对话理论与作文教学 | 第11-15页 |
1. 对话理论 | 第11-12页 |
2. 对话教学理论 | 第12-14页 |
3. 对话型作文教学 | 第14-15页 |
二、对话型作文教学的内涵 | 第15-19页 |
(一) 对话型作文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 | 第15页 |
(二) 对话型作文教学是“沟通————合作”式教学 | 第15-16页 |
(三) 对话型作文教学是生成性、创造性的教学 | 第16-17页 |
(四) 对话型作文教学是作文与立人相统一的教学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中对话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9-26页 |
一、对话型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表现 | 第19-23页 |
(一) 对话主体缺失 | 第19-21页 |
(二) 对话中各说自话 | 第21-22页 |
(三) 对话内容失效 | 第22-23页 |
(四) 对话情感失真 | 第23页 |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3-26页 |
(一) 躁动性的教学心态 | 第23-24页 |
(二) 形式化的对话过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中对话型作文教学实施对策 | 第26-41页 |
一、影响对话型作文教学实施的因素 | 第26-31页 |
(一) 教学评价因素 | 第26-27页 |
(二) 对话主体因素 | 第27-30页 |
1. 传统定式心理 | 第27页 |
2. 偏执的教学观念 | 第27-29页 |
3. 师生素质 | 第29-30页 |
(三) 教学实践因素 | 第30-31页 |
1. 话题远离学生经验 | 第30页 |
2. 倾听不足 | 第30-31页 |
二、对话型作文教学实施办法 | 第31-41页 |
(一) 教师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 | 第31-34页 |
1. 转变知识观 | 第31页 |
2. 转变学生观 | 第31-34页 |
3. 转变教学观 | 第34页 |
(二) 构建适合对话的教学环境 | 第34-41页 |
1. 处理好三种关系 | 第34-36页 |
2. 选择适合对话型写作的话题 | 第36-38页 |
3. 重视“倾听”,实现多重对话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高中对话型作文教学案例 | 第46-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