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37页 |
| 1 烟草根黑腐病概述 | 第16-20页 |
| ·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6页 |
| ·症状特点 | 第16-17页 |
| ·苗期症状 | 第17页 |
| ·大田症状 | 第17页 |
|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9页 |
| ·流行规律 | 第19-20页 |
| ·侵染循环 | 第19页 |
| ·寄主的抗病性 | 第19页 |
| ·土壤菌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 2 烟草根黑腐病的综合防治 | 第20-22页 |
| ·选用抗病品种 | 第20-21页 |
| ·培育无病壮苗 | 第21页 |
| ·加强田间管理 | 第21-22页 |
| ·合理轮作 | 第21页 |
| ·合理施肥 | 第21-22页 |
| ·适时移栽 | 第22页 |
|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 第22页 |
| ·化学药剂防治 | 第22页 |
| ·生物防治 | 第22页 |
| 3 真菌RDNA 序列及其应用 | 第22-31页 |
| ·真菌RDNA 序列分析 | 第22-24页 |
| ·ITS 序列在真菌鉴定方面的应用 | 第24-27页 |
| ·ITS 序列在真菌分子分类方面的应用 | 第27-28页 |
| ·ITS 序列在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病原真菌的纯培养物分类鉴定和寄主组织中病原真菌检测 | 第28-30页 |
| ·在土壤或水体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方面 | 第30页 |
| ·病原真菌的定量检测方面 | 第30-31页 |
| 4 PCR 引物的设计 | 第31-36页 |
| ·引物的设计以及初步筛选 | 第31-35页 |
| ·引物的二次筛选 | 第35-36页 |
| ·引物的最终评估 | 第36页 |
| 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36-37页 |
| 第二章 烟草根黑腐病菌的PCR 分子检测 | 第37-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5页 |
| ·材料 | 第37-38页 |
| ·供试菌株 | 第37-38页 |
| ·供试载体、宿主菌株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38页 |
| ·土壤的准备与接种 | 第38页 |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38-40页 |
| ·RDNA-ITS 区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40-43页 |
| ·RDNA-ITS 区扩增 | 第40页 |
| ·PCR 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第40-41页 |
| ·目的片段的连接 | 第41页 |
|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 | 第41-42页 |
|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 | 第41-42页 |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42页 |
|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42-43页 |
|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43-44页 |
| ·引物特异性验证 | 第44页 |
| ·发病组织及土壤中病原菌的检测 | 第44-45页 |
| ·发病组织检测 | 第44页 |
| ·土壤中病原菌的检测 | 第44-45页 |
| ·稀释平板法检测土壤中病原菌 | 第44-45页 |
| ·土壤平板分离法检测土壤中病原菌 | 第45页 |
| ·PCR 检测土壤中病原菌 | 第45页 |
| ·灵敏度检测 | 第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序列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46页 |
| ·引物特异性验证 | 第46-47页 |
| ·发病组织检测 | 第47-48页 |
| ·土壤中病原菌的检测 | 第48-49页 |
| ·引物的灵敏度 | 第49-50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 第52-5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 ·供试病菌 | 第52页 |
| ·实验仪器与供试药剂 | 第52页 |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 ·供试药剂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52-53页 |
|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53页 |
| ·四种杀菌剂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53-5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 ·不同药剂对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第54页 |
| ·不同药剂对烟草根黑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第54-55页 |
| ·四种药剂的抑菌效果 | 第55-56页 |
| ·四种杀菌剂的毒力比较 | 第56-57页 |
| 3 讨论与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附录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