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储氢合金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12-16页 |
·储氢合金定义 | 第12页 |
·金属储氢材料的分类 | 第12页 |
·储氢合金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储氢合金的应用 | 第13-16页 |
·合金储氢材料 | 第16-21页 |
·合金储氢原理 | 第16-18页 |
·合金储氢热力学性能 | 第18页 |
·合金储氢动力学 | 第18-19页 |
·合金储氢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储氢合金性能指标 | 第20页 |
·氢压缩机用储氢合金性能要求 | 第20页 |
·稀土系储氢材料及其性质 | 第20-21页 |
·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储氢合金吸氢量的测试方法 | 第21-22页 |
·合金成分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AB_5型储氢合金性能波动的原因 | 第23-24页 |
·储氢合金纳米化 | 第24页 |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6页 |
2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26页 |
·储氢性能的测试 | 第26-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实验操作和计算 | 第27-28页 |
·其它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3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合金的制备 | 第29页 |
·合金均匀化退火 | 第29-30页 |
·成分分析 | 第30页 |
·X射线衍射与储氢性能测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4页 |
·活化过程 | 第30-31页 |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晶体结构 | 第31-34页 |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整体储氢性能 | 第34-37页 |
·Y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Al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Mn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滞后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吸氢动力学 | 第45-50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Y对合金吸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Mn、Al对合金吸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吸氢动力学理论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La_(1-x)Y_xNi_(5-y)M_y(M=Al,Mn)合金的循环储氢性能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合金的制备 | 第50页 |
·循环性能测试步骤 | 第50页 |
·粉化粒度和颗粒形貌表征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La_(1-x)Y_xNi_(5-y)Mn_y合金20次循环储氢性能 | 第51-52页 |
·La_(0.2)Y_(0.8)Ni_(4.7)Mn_(0.3)合金高周次循环储氢性能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氢压缩机用储氢合金的确定 | 第57-62页 |
·引言 | 第57页 |
·氢压缩结构原理 | 第57-58页 |
·材料选定要求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合金的挑选 | 第58-59页 |
·La_(0.3)Y_(0.7)Ni_(4.8)Mn_(0.2)合金的循环性能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7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