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背景分析—HIV/AIDS在中国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架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益广告与艾滋病公益广告 | 第15-25页 |
·公益广告 | 第15-22页 |
·公益广告的源起 | 第15-18页 |
·公益广告的定义及辨析 | 第18-20页 |
·公益广告的特性 | 第20-21页 |
·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 | 第21-22页 |
·艾滋病公益广告 | 第22-25页 |
·“艾滋病公益广告”界定 | 第23页 |
·艾滋病公益广告的特点 | 第23-24页 |
·艾滋病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传播学理论观照下的艾滋病公益广告 | 第25-30页 |
·社会责任理论—艾滋病公益广告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艾滋病公益广告社会效益发挥的理论武器 | 第26-27页 |
·社会化和培养理论—艾滋病公益广告效果理论 | 第27-28页 |
·影响不一理论—艾滋病公益广告社会教育过程的矛盾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分析研究 | 第30-44页 |
·研究对象说明 | 第31-32页 |
·研究结果 | 第32-44页 |
·广告传播者研究 | 第32-33页 |
·广告传播内容研究 | 第33-41页 |
·广告传播媒介研究 | 第41-42页 |
·广告传播受众研究 | 第42-43页 |
·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对策研究 | 第44-54页 |
·艾滋网络谣言与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分析 | 第44-49页 |
·艾滋网络谣言及其社会负面影响 | 第46-47页 |
·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传播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建立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与新闻舆论的良性互动机制 | 第49-54页 |
·建立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与新闻舆论良性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 第49-51页 |
·建立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与新闻舆论良性互动机制的可能性 | 第51-52页 |
·取得我国艾滋病公益广告与新闻舆论良性共振下的最佳传播效果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