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 第11-25页 |
本章概述 | 第11页 |
第一节 美国TAA制度概述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美国TAA立法目的和历史沿革 | 第13-24页 |
一、美国TAA制度的立法背景 | 第13-14页 |
二、美国TAA制度的调整对象和立法目的 | 第14-15页 |
三、美国TAA制度的法律基础和历史沿革 | 第15-20页 |
四、美国TAA制度的成效和2009年改革重点 | 第20-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美国TAA实体制度和运作模式 | 第25-46页 |
本章概述 | 第25页 |
第一节 工人TAA项目(TAA for Workers) | 第25-34页 |
一、工人TAA团体资格(TAA Group Eligibility)申请 | 第25-31页 |
二、工人TAA制度项目的权益申请条件和内容 | 第31-33页 |
三、再就业贸易调整援助项目(Reemployment Trade AdjustmentAssistance)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企业TAA项目(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 for Firms) | 第34-37页 |
一、申请条件和程序 | 第35-36页 |
二、企业TAA项目项下的权益、援助限额和费用分摊原则 | 第36页 |
三、对整个产业的技术援助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农民(或渔民)TAA项目 | 第37-39页 |
一、申请资格条件 | 第37-38页 |
二、农民TAA项目项下权益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美国TAA的运作模式及实施效果 | 第39-45页 |
一、工人TAA项目运作模式 | 第39-41页 |
二、美国企业TAA制度的运行模式 | 第41-43页 |
三、农民TAA项目运作模式及实施效果 | 第43-44页 |
四、监管制度和行政、司法救济 | 第44页 |
五、各TAA主管机关与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协作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TAA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第46-64页 |
本章概述 | 第46页 |
第一节 建立我国TAA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46-57页 |
一、我国进口贸易概况对我国经济及就业的负面影响及建立我国TAA的紧迫性 | 第46-49页 |
二、我国现有失业保险和贸易救济制度的局限性及建立我国TAA的必要性 | 第49-57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TAA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63页 |
一、我国存在贸易调整援助的法律基础 | 第57-58页 |
二、TAA不构成SCM中的禁止性补贴或可诉性补贴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TAA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64-74页 |
本章概述 | 第64页 |
第一节 我国TAA制度的构建步骤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TAA制度的框架 | 第65-73页 |
一、我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救济对象 | 第66-67页 |
二、我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内容和规模 | 第67-68页 |
三、我国贸易调整援助的资金来源 | 第68页 |
四、我国贸易调整援助的运作模式、实施机构及实施程序和监管 | 第68-72页 |
五、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 | 第72页 |
六、其他 | 第72页 |
七、产业损害调查局与商务部某部门X之间的协作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