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美国专利诉讼中的永久禁令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永久禁令及其概述 | 第11页 |
第二节 永久禁令的适用规则 | 第11-13页 |
一、传统衡平原则——"四要素检验标准" | 第11-12页 |
二、专利诉讼特别适用"自动签发规则" | 第12-13页 |
第三节 适用"自动签发规则"的优点 | 第13-14页 |
一、提高对专利权人的保护力度 | 第13页 |
二、有利于保护小型经济实体 | 第13-14页 |
第四节 适用"自动签发规则"的漏洞 | 第14-18页 |
一、"专利渔夫"层出不穷 | 第14-15页 |
二、有关"专利渔夫"的典型案例 | 第15-18页 |
第二章 eBay案与永久禁令 | 第18-27页 |
第一节 eBay案的背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eBay案的审理过程 | 第19-22页 |
一、地方法院拒绝签发永久禁令 | 第19-20页 |
二、上诉法院撤销地方法院的判决 | 第20-21页 |
三、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及大法官意见 | 第21-22页 |
第三节 eBay案的后续问题 | 第22-27页 |
一、地方法院适用"四要素检验标准"的尺度不一 | 第23页 |
二、削弱了对小型经济实体的专利保护力度 | 第23-24页 |
三、应对判决后仍然存续的侵权行为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从eBay案看美国对专利的保护趋势 | 第27-37页 |
第一节 eBay案后美国专利诉讼中适用永久禁令的趋向 | 第27-30页 |
一、法院签发永久禁令的案例 | 第27-28页 |
二、法院拒绝签发永久禁令的案例 | 第28-29页 |
三、评析eBay案后美国专利诉讼中永久禁令的适用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美国提高永久禁令适用标准的背景 | 第30-32页 |
一、符合现代科技创新的规律 | 第30-31页 |
二、重塑专利制度的平衡机制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美国提高永久禁令适用标准的深层原因 | 第32-37页 |
一、美国专利政策的倾向发生变化 | 第32-34页 |
二、利益集团之间的角力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专利诉讼中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适用 | 第37-50页 |
第一节 eBay案对我国专利法修订的启示 | 第37-39页 |
一、美国的立法经验与教训 | 第37-38页 |
二、中美专利制度存在差异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目前我国专利诉讼中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适用 | 第39-45页 |
一、停止侵害的适用依据和条件 | 第39-40页 |
二、不适用停止侵害责任的情形 | 第40-41页 |
三、我国专利诉讼中的司法实践 | 第41-44页 |
四、我国法院把适用停止侵害民事责任当然化的原因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的一些建议 | 第45-50页 |
一、提高专利侵权法定赔偿限额 | 第45-46页 |
二、适时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46-47页 |
三、明确不适用停止侵害的条件 | 第47-48页 |
四、进一步完善强制许可制度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