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解读《碧落子斫琴法》 | 第10-17页 |
(一) 尺与度 | 第10-13页 |
(二) “今尺”为何尺? | 第13-15页 |
(三) 石汝砺琴制 | 第15-17页 |
1 石汝砺琴肩处剖面 | 第15页 |
2 石汝砺琴尾处剖面 | 第15页 |
3 石汝砺琴削面法 | 第15-16页 |
4 石汝砺琴琴身尺寸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从《碧落子斫琴法》探雷、张琴制 | 第17-23页 |
(一) 张越琴肩处剖面图 | 第17页 |
(二) 雷震琴与张越琴尺寸相同? | 第17-18页 |
(三) 所载唐琴尺寸以何尺为准? | 第18-20页 |
(四) 存世雷琴与雷、张琴尺寸之对比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琴苑要录》斫琴文献与《琴书大全·杨祖云琴制》之互校 | 第23-32页 |
(一) “周天之数”是合琴之通长还是隐间? | 第25-28页 |
(二) 《碧落子斫琴法》所载“龙池上当”位置有误 | 第28-29页 |
(三) 石汝砺与杨祖云琴制在文献中所言“收煞”之异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从现代乐器制作视角对上述琴制的审评 | 第32-39页 |
(一) 据历代尺度的变化趋势看历代琴度中的未解之谜 | 第32-34页 |
1 齐东山琴 | 第32-33页 |
2 梁千面琴 | 第33页 |
3 隋百面琴 | 第33-34页 |
(二) “唐圆宋扁”有理可依 | 第34-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51页 |
隋郁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