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油茶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油茶的资源及分布情况 | 第10页 |
| ·油茶的活性成分 | 第10-11页 |
| ·油茶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 第11-12页 |
| ·活性肽的保健功能 | 第12-14页 |
| ·活性肽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 ·普通食品 | 第14-15页 |
| ·运动食品 | 第15页 |
| ·功能性保健食品 | 第15-16页 |
| ·发酵食品 | 第16页 |
| ·保鲜及冷饮食品 | 第16页 |
| ·展望 | 第16-17页 |
|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2 油茶粕蛋白提取纤维素酶预处理工艺研究 | 第20-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 ·油茶籽粕基本组分测定结果 | 第22-23页 |
| ·纤维素酶预处理的单因素试验 | 第23-24页 |
| ·纤维素酶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24-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3 油茶粕ACE抑制肽制备条件优化及其体内降血压活性研究 | 第30-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 ·最适蛋白酶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制备ACE抑制肽水解条件的优化 | 第34-36页 |
| ·影响油茶粕活性肽ACEI的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第36-41页 |
| ·一次灌喂对SHR大鼠收缩压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长期服用对SHR大鼠收缩压和体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4 油茶粕多肽增强免疫功能活性研究 | 第46-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试验动物 | 第46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 ·油茶粕多肽对小鼠免疫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油茶粕多肽对小鼠廓清指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油茶粕多肽对DNF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油茶粕多肽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油茶粕多肽对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创新点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