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方法、内容和思路及研究框图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框图 | 第13-14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 第15-26页 |
·国外理论研究述评 | 第15-23页 |
·终身职业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职业锚理论 | 第17-19页 |
·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 第19-21页 |
·生活——职业界轮理论 | 第21-22页 |
·特质-因素理论 | 第22页 |
·其它理论 | 第22-23页 |
·国内理论研究述评 | 第23-26页 |
3 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 第26-40页 |
·重庆市民营企业现状 | 第26页 |
·重庆市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民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 第27页 |
·民营企业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 第27页 |
·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第27页 |
·关于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27-35页 |
·问卷设计 | 第27-29页 |
·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 第29-35页 |
·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第35-36页 |
·缺乏具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 第36-37页 |
·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具体措施单一 | 第37-38页 |
·企业与员工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缺乏沟通 | 第38页 |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反馈与修正制度 | 第38页 |
·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不足 | 第38-40页 |
4 完善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 第40-49页 |
·坚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 第40-41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40页 |
·灵活性原则 | 第40页 |
·一致性原则 | 第40-41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41页 |
·可衡量性原则 | 第41页 |
·民营企业管理者要转变思想,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设 | 第41-42页 |
·增强已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可行性 | 第42-43页 |
·丰富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措施 | 第43-45页 |
·工作轮换 | 第43-44页 |
·储备干部 | 第44页 |
·职务扩大和职务丰富 | 第44-45页 |
·加强企业与员工就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沟通 | 第45-46页 |
·构建及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和修正制度 | 第46-47页 |
·企业要积极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第47-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第49页 |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重庆市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 第49页 |
·目前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 | 第49页 |
·完善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对策 | 第49-50页 |
·沟通在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尤为关键 | 第50页 |
·本研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 第50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A 重庆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