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国外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 科学教育 | 第14-15页 |
二. 科学探究学习 | 第15-16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小学科学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育的概念 | 第18页 |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 | 第18-23页 |
一. 教育目标的发展性 | 第19页 |
二. 教育主体的多元性 | 第19-20页 |
三. 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 第20-21页 |
四. 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 第21页 |
五. 教育过程的构建性 | 第21-22页 |
六. 教育时机的全程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为例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小学科学探究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一. 教师形成性教育意识的缺失 | 第23-25页 |
二. 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 | 第25页 |
三. 教育结果反馈的失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小学科学探究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29页 |
一. 教师教育理念的片面化 | 第26-27页 |
二. 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匮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小学科学教育改进的对策探讨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并理解科学教育 | 第29-31页 |
一. 正确认识形成性教育 | 第29-30页 |
二. 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学习 | 第30-31页 |
三. 积极反馈不代表发展性教育 | 第31页 |
第二节 以操作策略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 | 第31-34页 |
一. 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 第32-33页 |
二. 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 第33-34页 |
三. 合理地利用课堂研讨 | 第34页 |
第三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教育 | 第34-37页 |
一. 支持学生自我教育 | 第34-36页 |
二.支持学生同伴教育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提供科学教育建设性的反馈 | 第37-41页 |
一. 科学教育建设性反馈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 科学教育建设性反馈的信息 | 第39页 |
三. 科学教育建设性反馈的内容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1 | 第48-49页 |
附录2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