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建设用地需求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是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13页 |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永川区概况 | 第18-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自然条件 | 第18-19页 |
·地质地貌 | 第18页 |
·气候 | 第18页 |
·水文 | 第18页 |
·土壤 | 第18-19页 |
·植被 | 第19页 |
·社会经济现状 | 第19-20页 |
第3章 永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分析 | 第20-25页 |
·永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永川区建设用地动态变化 | 第21-22页 |
·当前永川区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用地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 第23页 |
·工业用地布局比较分散,与产业布局要求不符 | 第23页 |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 第23页 |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4章 永川区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分析 | 第25-33页 |
·建设用地增长影响综合分析 | 第25-26页 |
·人口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 第26-27页 |
·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分析 | 第26页 |
·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 | 第26-27页 |
·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 第27-28页 |
·投资总量分析 | 第27-28页 |
·投资-建设用地分析 | 第28页 |
·经济产出与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 第28-31页 |
·经济产出变化分析 | 第28-29页 |
·经济总量与建设用地关系分析 | 第29-31页 |
·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相关性分析 | 第31-33页 |
·城镇、独立工矿用地增长驱动力分析 | 第31页 |
·交通用地增长驱动力分析 | 第31-33页 |
第5章 基于数学模型的建设用地预测 | 第33-40页 |
·预测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采集数据可靠性原则 | 第33页 |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原则 | 第33页 |
·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 | 第33页 |
·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34页 |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第34页 |
·研究的基础数据论证 | 第34-36页 |
·基础数据合理性论证 | 第34-35页 |
·基础数据合理性 | 第35-36页 |
·数学模型预测 | 第36-40页 |
·灰色模型预测 | 第36-38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8-40页 |
1 建设用地影响因子选取 | 第38-39页 |
2 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 第39-40页 |
(1) 模型的构建 | 第39页 |
(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 第39-40页 |
第6章 传统建设用地预测 | 第40-43页 |
·分解预测 | 第40-42页 |
·城镇用地规模预测 | 第40页 |
·农村居民点需求预测 | 第40页 |
·交通用地需求预测 | 第40-41页 |
·水利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41-42页 |
·工矿、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需求预测 | 第42页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值汇总 | 第42页 |
·预测结果 | 第42-43页 |
第7章 两类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43-46页 |
·两类预测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43页 |
·基于数学模型预测的理论依据 | 第43页 |
·传统分解预测的理论依据 | 第43页 |
·两类预测方法的思路 | 第43-44页 |
·基于数学模型预测的研究思路 | 第43页 |
·传统分解预测的研究思路 | 第43-44页 |
·两类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44页 |
·基于数学模型预测 | 第44页 |
·传统分解预测 | 第44页 |
·预测结果 | 第44-46页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