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2 桩-网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组成 | 第16页 |
·桩-网复合地基中桩的基本性状 | 第16-19页 |
·桩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水泥搅拌桩 | 第17页 |
·CFG 桩 | 第17-18页 |
·桩的破坏形式 | 第18-19页 |
·桩-网复合地基中网的基本性状 | 第19-22页 |
·“网”的定义及分类 | 第19页 |
·网材的功能 | 第19-20页 |
·网材的受力状态和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加筋土的破坏模式 | 第21-22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协同作用 | 第22-24页 |
·网-土的协同作用 | 第22页 |
·垫层的协同作用 | 第22-24页 |
3 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 第24-37页 |
·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 第24-28页 |
·加固区土层压缩量S_1 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下卧层压缩量S_2 的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土拱理论和薄板大挠度理论的介绍 | 第28-31页 |
·土拱理论 | 第28-29页 |
·薄板大挠度理论 | 第29-31页 |
·本文模型基本假定 | 第31页 |
·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 | 第31-33页 |
·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 | 第33-34页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34-35页 |
·相关因素对于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5-37页 |
·相关因素对于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的影响 | 第35页 |
·相关因素对于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数值模拟计算 | 第37-55页 |
·有限元软件基本理论 | 第37-40页 |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有限元计算基本方程 | 第38-39页 |
·有限元模型土体本构关系 | 第39-40页 |
·桩-网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模型建立方法的的选取 | 第40页 |
·模型尺寸选取 | 第40页 |
·建立模型 | 第40-41页 |
·模型计算步骤 | 第41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55页 |
·变形分析 | 第41-43页 |
·荷载水平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桩模量时沉降有限元分析 | 第45-47页 |
·不同土模量时沉降有限元分析 | 第47-49页 |
·不同桩间距时沉降有限元分析 | 第49-51页 |
·不同桩径变化时沉降有限元分析 | 第51-53页 |
·验证复合模量法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页 |
·本文的建议和展望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