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一、序言 | 第7-12页 |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2.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四)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2页 |
| 二、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风险的影响要素 | 第12-17页 |
| (一) 审计模式 | 第12-14页 |
| 1. 绕过计算机审计模式 | 第12-13页 |
| 2. 穿过计算机审计模式 | 第13页 |
| 3. 利用计算机审计模式 | 第13-14页 |
| (二) 审计质量控制 | 第14-17页 |
| 1. 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 2. 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 第15-17页 |
| 三、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做法与经验 | 第17-31页 |
| (一) 澳大利亚的防范做法与经验 | 第17-19页 |
| 1. IT 审计围绕风险控制 | 第17页 |
| 2. IT 审计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 第17-18页 |
| 3. 注重IT 审计人才培养 | 第18页 |
| 4. IT 审计各个方面均执行相对规范的标准 | 第18-19页 |
| (二) 国内的防范做法与经验 | 第19-22页 |
| 1. 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 | 第20页 |
| 2. 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 | 第20-21页 |
| 3. 确定审计程序 | 第21-22页 |
| (三) 关于国内防范审计风险做法的几点启示 | 第22-31页 |
| 1. 重视审计执行者产生的相关审计风险 | 第22-26页 |
| 2. 重视审计行为接受者产生的相关审计风险 | 第26-29页 |
| 3. 重视审计工作环境产生的相关审计风险 | 第29-31页 |
| 四、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发展对策 | 第31-45页 |
| (一) 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 第31-33页 |
| 1. 会计控制规则下所生成会计信息的质量 | 第31页 |
| 2. 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与有效性 | 第31-32页 |
| 3. 财务数据电子审计线索的可靠性 | 第32-33页 |
| (二) 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主要做法 | 第33-42页 |
| 1. 审计执行者的做法 | 第33-36页 |
| 2. 审计行为接受者产生的相关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第36-40页 |
| 3. 审计工作环境产生的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第40-41页 |
| 4. 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 第41-42页 |
| (三) 计算机控制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应注意的问题 | 第42-45页 |
| 1. 审计执行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42-44页 |
| 2. 审计执行者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