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农村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8-21页
 1 前言第8-9页
 2 文献综述第9-18页
   ·问题行为第9-12页
   ·情绪性问题行为第12-15页
   ·领悟社会支持第15-18页
 3 问题提出第18-21页
   ·以往研究不足第18页
   ·干预依据第18-19页
   ·研究假设第19页
   ·选题意义第19-21页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第21-37页
 1 研究内容第21页
 2 研究目的第21页
 3 研究对象第21-22页
 4 研究工具第22-23页
   ·一般情况调查表第22页
   ·留守初中生和曾留守初中生情况调查表第22页
   ·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问卷第22页
   ·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第22-23页
 5 研究程序第23页
 6 研究结果第23-37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发展特点第23-30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发展特点第30-33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第33-37页
第三部分 干预研究第37-49页
 1 研究目的第37页
 2 研究对象和干预设计第37页
 3 研究工具第37-38页
 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的使用第38页
 5 研究步骤第38-44页
   ·准备阶段第38-42页
   ·实验阶段第42-44页
   ·干预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阶段第44页
 6 活动方法第44-45页
   ·游戏第44页
   ·团体讨论第44-45页
 7 团体干预结果第45-49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结果分析第45-46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结果分析第46-49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9-58页
 1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发展特点第49-52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发展的一般特点第49页
   ·不同类别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差异比较第49-50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性别特点第50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年级特点第50页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第50页
   ·父母外出类型对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第50-51页
   ·监护人类型对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第51-52页
   ·父母外出时间和见面频率对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第52页
 2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发展特点第52-54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一般特点第52页
   ·不同类别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第52-53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性别特点第53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年级特点第53页
   ·与父母的见面频率对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第53-54页
 3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第54-55页
 4 干预研究的讨论第55-56页
   ·理论基础第55-56页
   ·实践基础第56页
 5 关于改善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建议第56-58页
   ·加强父母与留守初中生的情感沟通第56-57页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第57页
   ·教师增加对留守初中生的关注第57页
   ·关注曾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第57-58页
第五部分 总论第58-61页
 1 研究结论第58-59页
   ·留守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第58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结果第58-59页
   ·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第59页
   ·团体咨询干预研究结果第59页
 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59-61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9页
   ·需要改进之处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内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幽默风格及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