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并购绩效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 文章结构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并购的概念 | 第14页 |
2.2 并购的动机 | 第14-15页 |
2.3 并购类型和历史发展 | 第15-17页 |
2.4 并购绩效的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2.4.1 主要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4.2 国外对各行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2.4.3 国内对各行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19页 |
2.4.4 国内对制造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概况 | 第21-35页 |
3.1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2 工业机器人行业概况 | 第22-25页 |
3.3 工业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 | 第25-27页 |
3.4 工业机器人行业制约因素 | 第27页 |
3.5 工业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 第27-29页 |
3.6 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融资概况 | 第29-31页 |
3.7 工业机器人市场并购概况 | 第31-33页 |
3.8 上市公司并购工业机器人资产的并购动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35-5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4.2 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 第35-36页 |
4.3 工业机器人并购事件超额收益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4.3.1 对CAR3 的显著性检验 | 第36-37页 |
4.3.2 对CAR3 的回归分析 | 第37-42页 |
4.4 经营绩效影响的显著性检验及回归分析 | 第42-52页 |
4.4.1 财务指标选取及样本处理 | 第42-44页 |
4.4.2 净利润增速显著性检验分析 | 第44-45页 |
4.4.3 营收增速显著性检验分析 | 第45-46页 |
4.4.4 毛利率显著性检验分析 | 第46-47页 |
4.4.5 ROE显著性检验分析 | 第47-49页 |
4.4.6 经营指标改善的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4-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5.2 创新点 | 第55页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