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 第20-21页 |
2.1.1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内容 | 第20-21页 |
2.1.3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特点 | 第21页 |
2.2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理论 | 第21-22页 |
2.2.1 技术进步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现状概述 | 第23-25页 |
3.1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目标 | 第23页 |
3.2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着力点 | 第23-24页 |
3.3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途径 | 第24页 |
3.4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效果 | 第24-25页 |
第4章 永州市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再教育意愿及满意度分析 | 第25-47页 |
4.1 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再教育意愿的理论假设 | 第25-26页 |
4.2 参与再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及问卷设计 | 第26-29页 |
4.2.1 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再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 | 第26-27页 |
4.2.2 问卷设计 | 第27-29页 |
4.3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 | 第29-35页 |
4.3.1 数据来源说明 | 第29页 |
4.3.2 调查实施 | 第29-30页 |
4.3.3 样本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4.4 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再教育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5-41页 |
4.4.1 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4.4.2 实证分析 | 第38-41页 |
4.5 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 | 第41-42页 |
4.6 满意度测评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7-51页 |
5.1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认识不足 | 第47页 |
5.2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投入不足 | 第47-48页 |
5.3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环境不良 | 第48-49页 |
5.4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内容不适 | 第49页 |
5.5 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模式不当 | 第49-51页 |
第6章 促进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再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第51-54页 |
6.1 提高再教育的思想认识 | 第51页 |
6.2 加大再教育的经费投入 | 第51-52页 |
6.3 改善再教育的综合环境 | 第52页 |
6.4 丰富再教育的内容方式 | 第52页 |
6.5 完善再教育的管理体系 | 第52-53页 |
6.6 增强再教育内容针对性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参与再教育意愿的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