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9-3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2页 | 
| 1.1.1 引言 | 第19-20页 | 
| 1.1.2 混合燃料的使用 | 第20-2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1.2.1 油池火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 1.2.2 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6-2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 第2章 多组分液体相平衡及相界面传热特性 | 第35-47页 | 
| 2.1 引言 | 第35页 | 
| 2.2 气液相平衡理论及模型 | 第35-38页 | 
| 2.2.1 多组分液体相平衡 | 第35-37页 | 
| 2.2.2 气液相平衡模型 | 第37-38页 | 
| 2.3 混合液体分类 | 第38-41页 | 
| 2.4 油池相界面传热特性 | 第41-44页 | 
| 2.4.1 固液相界面传热 | 第41-42页 | 
| 2.4.2 气液相界面传热 | 第42-4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第3章 实验平台与测量设备 | 第47-55页 | 
| 3.1 引言 | 第47页 | 
| 3.2 实验平台 | 第47-49页 | 
| 3.2.1 混合液体池火燃烧特性测试实验台 | 第47-48页 | 
| 3.2.2 锥形量热仪实验平台 | 第48-49页 | 
| 3.3 测试系统 | 第49-51页 | 
| 3.3.1 温度测量 | 第49页 | 
| 3.3.2 辐射计 | 第49-50页 | 
| 3.3.3 摄像机 | 第50页 | 
| 3.3.4 电子天平 | 第50-51页 | 
| 3.4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51-53页 | 
| 3.4.1 数据采集 | 第51页 | 
| 3.4.2 数据处理 | 第51-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第4章 二元混合液体池火行为研究 | 第55-85页 | 
| 4.1 引言 | 第55页 | 
| 4.2 实验设计 | 第55-58页 | 
| 4.2.1 典型二元混合燃料选取 | 第55-56页 | 
| 4.2.2 二元混合物特性 | 第56-57页 | 
| 4.2.3 工况设计 | 第57-58页 |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82页 | 
| 4.3.1 二元混合液体池火燃烧过程 | 第58-60页 | 
| 4.3.2 二元混合液体池火燃烧模式 | 第60-63页 | 
| 4.3.3 共沸型混合液体燃烧模式讨论与验证 | 第63-73页 | 
| 4.3.4 二元混合液体池火燃烧速率 | 第73-76页 | 
| 4.3.5 混合液体池火焰高度 | 第76-77页 | 
| 4.3.6 火焰中心温度 | 第77-79页 | 
| 4.3.7 火焰辐射特性 | 第79-8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第5章 含氧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研究 | 第85-117页 | 
| 5.1 引言 | 第85页 | 
| 5.2 实验设计 | 第85-88页 | 
| 5.2.1 碳氢燃料及含氧添加剂 | 第85-87页 | 
| 5.2.2 实验工况-正庚烷/DMC二元混合物实验 | 第87页 | 
| 5.2.3 实验工况-航空煤油/添加剂混合物实验 | 第87-88页 | 
| 5.3 正庚烷/DMC燃烧特性 | 第88-95页 | 
| 5.3.1 热释放速率(HRR)与氧耗法有效性验证 | 第88-92页 | 
| 5.3.2 正庚烷/DMC的燃烧产物和燃烧效率分析 | 第92-95页 | 
| 5.4 航煤/含氧添加剂燃烧特性 | 第95-114页 | 
| 5.4.1 混合液体的点燃时间 | 第95-99页 | 
| 5.4.2 两种混合液体池火的燃烧过程 | 第99-106页 | 
| 5.4.3 燃烧速率 | 第106-109页 | 
| 5.4.4 航煤/添加剂混合物的燃烧产物与燃烧效率 | 第109-11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 第6章 含离子盐的锂离子电解液燃烧特性研究 | 第117-129页 | 
| 6.1 引言 | 第117页 | 
| 6.2 实验设计 | 第117-118页 | 
| 6.2.1 离子盐和溶剂 | 第117-118页 | 
| 6.2.2 工况设计 | 第118页 |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8-127页 | 
| 6.3.1 锂离子电解液油池的火行为 | 第118-122页 | 
| 6.3.2 油池温度分析 | 第122-125页 | 
| 6.3.3 锂离子电解液油池的燃烧过程 | 第125-127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2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3页 |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9-131页 |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131页 |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1-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