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 1.1 CRISPR/Cas系统 | 第13-17页 | 
| 1.1.1 CRISPR/Cas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 第13-14页 | 
| 1.1.2 CRISPR/Cas系统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 1.1.3 CRISPR/Cas系统在家禽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2 慢病毒载体 | 第17-20页 | 
| 1.2.1 慢病毒的结构 | 第17-18页 | 
| 1.2.2 慢病毒侵染细胞的机制 | 第18页 | 
| 1.2.3 慢病毒载体的发展 | 第18-19页 | 
| 1.2.4 慢病毒载体的应用 | 第19-20页 | 
| 1.3 DExD/H-box蛋白家族 | 第20-22页 | 
| 1.3.1 DExD/H-box家族的结构 | 第20页 | 
| 1.3.2 DExD/H-box家族的分类 | 第20-21页 | 
| 1.3.3 DExD/H-box家族DDX21 蛋白功能简介 | 第21-22页 |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CRISPR/Cpf1系统介导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组编辑 | 第23-37页 | 
| 2.1 材料 | 第23页 | 
| 2.1.1 质粒和细胞 | 第23页 |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 2.2 方法 | 第23-30页 | 
| 2.2.1 靶点的选择及设计 | 第23-24页 | 
| 2.2.2 CRISPR/Cpf1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 2.2.3 CRISPR/Cpf1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25-27页 | 
| 2.2.4 细胞的培养及转染 | 第27页 | 
| 2.2.5 CRISPR/Cpf1载体对靶基因的编辑 | 第27-29页 | 
| 2.2.6 脱靶检测 | 第29页 | 
| 2.2.7 细胞接毒 | 第29页 | 
| 2.2.8 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及抗病毒蛋白mRNA表达水平检测 | 第29-30页 | 
| 2.2.9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 2.3 结果 | 第30-35页 | 
| 2.3.1 CRISPR/Cpf1打靶及报告载体的鉴定 | 第30-31页 | 
| 2.3.2 CRISPR/Cpf1核酸酶活性检测 | 第31-32页 | 
| 2.3.3 稳定敲除DDX21的HEK293细胞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 2.3.4 脱靶检测结果 | 第33页 | 
| 2.3.5 病毒生长曲线 | 第33页 | 
| 2.3.6 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及抗病毒蛋白mRNA表达水平检测 | 第33-35页 | 
| 2.4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CRISPR/Cpf1系统介导鸡DF-1 及鸡体中的基因组编辑 | 第37-49页 | 
| 3.1 材料 | 第37页 | 
| 3.1.1 种蛋、质粒和细胞 | 第37页 |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 3.2 方法 | 第37-41页 | 
| 3.2.1 gRNA寡核苷酸链的合成及载体构建 | 第37页 | 
| 3.2.2 DF-1细胞的转染 | 第37-38页 | 
| 3.2.3 gRNA活性检测 | 第38页 | 
| 3.2.4 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 | 第38-39页 | 
| 3.2.5 慢病毒的包装 | 第39页 | 
| 3.2.6 慢病毒滴度测定 | 第39-40页 | 
| 3.2.7 敲除细胞株的建立 | 第40页 | 
| 3.2.8 鸡胚慢病毒注射 | 第40-41页 | 
| 3.3 结果 | 第41-46页 | 
| 3.3.1 gRNA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41-42页 | 
| 3.3.2 双质粒转染DF-1 细胞 | 第42-43页 | 
| 3.3.3 敲除效率检测 | 第43页 | 
| 3.3.4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43-44页 | 
| 3.3.5 CRISPR/Cpf1靶向编辑DF-1 细胞 | 第44-45页 | 
| 3.3.6 注射慢病毒种蛋的检测 | 第45-46页 | 
| 3.4 讨论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