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历史考察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第12-15页
        一 选题依据第12-13页
        二 选题意义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5-2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一 研究思路第22页
        二 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三 创新点与难点第23页
    第四节 革命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8页
        一 文化的概念第23-25页
        二 革命的概念第25-26页
        三 革命文化的概念第26页
        四 与论文相关的文化概念第26-28页
第二章 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兴起第28-40页
    第一节 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思想的孕育和发展第28-31页
        一 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正义的革命缘起第28-29页
        二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演变和影响第29-31页
    第二节 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兴起第31-36页
        一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中国的历程第31-32页
        二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追求第32-36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第36-40页
        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第36-38页
        二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第38-40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开端第40-4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第40-41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开始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第41-44页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的初成第44-61页
    第一节 建党初期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初步探索第44-47页
        一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第44-45页
        二 确保革命文化最彻底的革命性第45-47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指引革命文化创造第47-54页
        一 总结继续革命斗争的经验第48-49页
        二 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第49-50页
        三 实现革命文化的第一次创造性发展第50-54页
    第三节 抗日战争把革命文化创造推向高潮第54-59页
        一 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变革第54-55页
        二 革命文化创造进入高潮第55-59页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下革命文化初成第59-61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第61-70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拉开帷幕第61-62页
    第二节 革命文化助力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第62-67页
        一 社会主义革命和平过度的原因第62-64页
        二 革命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第64-66页
        三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建设第66-67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实现革命文化最深刻的发展第67-70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第70-78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探索出现挫折第70-71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革命文化发展的前途第71-74页
        一 改革开放后文化变革面临的问题第71-72页
        二 改革开放后革命文化创造的任务第72-74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革命文化的现实性发展第74-78页
        一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得到肯定第74-75页
        二 革命文化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75-76页
        三 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党建的精神源泉第76-78页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规律和启示第78-90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规律第78-84页
        一 永葆革命文化的革命性和先进性第78-80页
        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丰富革命文化第80-82页
        三 促使政党文化和革命文化相辅相成第82-83页
        四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第83-84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文化创造的启示第84-90页
        一 以人民为主体,全面加强革命文化宣传第85-86页
        二 紧扣时代主题,丰富和发展革命文化第86-88页
        三 深化革命文化,助力文化自信建设第88-90页
结束语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反刍思维团辅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和注意偏向的影响
下一篇:产业融合视角下养老地产经济价值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