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视网膜血管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2-19页 |
| ·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成像的意义 | 第12-14页 |
| ·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对高分辨率视网膜观察的意义 | 第14-19页 |
| ·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优势 | 第19页 |
| ·视网膜成像的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人眼的光谱特性、安全曝光量和像差特性 | 第24-48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人眼视网膜的光谱特性和照明光波段的选择 | 第24-32页 |
| ·人眼的光谱特性 | 第24-30页 |
| ·人眼的色差 | 第30-32页 |
| ·人眼的曝光承受能力 | 第32-35页 |
| ·强曝光对人眼的伤害 | 第32-33页 |
| ·最大允许曝光量 | 第33-35页 |
| ·人眼的像差探测与分析 | 第35-47页 |
| ·Zernike多项式对人眼像差的描述 | 第35-38页 |
| ·人眼像差的探测 | 第38-39页 |
| ·人眼像差的分析 | 第39-45页 |
| ·波前探测器参数的优化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3章 单光源液晶自适应像差校正成像系统 | 第48-74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照明光源的选择 | 第48-51页 |
| ·角膜前表面反射杂散光的消除 | 第51-56页 |
| ·偏振分束法 | 第52-53页 |
| ·共焦滤波法 | 第53-54页 |
| ·细光束离轴照射法 | 第54-55页 |
| ·环形照明法 | 第55-56页 |
| ·人眼视度调节机构 | 第56-60页 |
| ·闭环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 | 第60-67页 |
| ·闭环光学系统设计 | 第60-62页 |
| ·模拟人眼的校正实验 | 第62-64页 |
| ·真实人眼的校正实验 | 第64-67页 |
| ·开环校正自适应光学系统 | 第67-72页 |
| ·开环光路的优势 | 第67-68页 |
| ·开环光学系统设计 | 第68-69页 |
| ·校正实验及分析 | 第69-72页 |
|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4章 双光源开环视网膜血管成像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 | 第74-96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双光源开环像差校正光路的关键参数 | 第75-76页 |
| ·人眼精确定位系统 | 第76-78页 |
| ·双光源开环光学系统设计 | 第78-84页 |
| ·测量响应矩阵的辅助光路设计 | 第84-85页 |
| ·视网膜血管成像实验 | 第85-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15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15-116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16-117页 |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