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引言第14-20页
    1.1 立题依据第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8页
        1.3.1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研究动态第15-17页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第20-25页
    2.1 地理概况第20页
    2.2 气候特征概况第20-21页
    2.3 种植作物概况第21-22页
    2.4 农田灌溉分区概况第22-23页
    2.5 灌区类型与规模概况第23-24页
    2.6 数据来源第24-25页
3 灌溉水利用系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5-40页
    3.1 灌溉水利用系数内涵第25-26页
        3.1.1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第25页
        3.1.2 全省灌区灌溉利用效率均值计算第25页
        3.1.3 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内涵第25-26页
    3.2 灌溉水利用系数时空变化第26-29页
        3.2.1 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时间变化趋势第26-27页
        3.2.2 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时空变化第27-29页
    3.3 影响因素分析第29-39页
        3.3.1 灌区渠系复杂性及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第29-36页
        3.3.2 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子敏感性及贡献率分析第36-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作物水分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0-55页
    4.1 水分生产率内涵第40-42页
        4.1.1 区域水分生产率第40-41页
        4.1.2 田间水分生产率第41页
        4.1.3 省均水分生产率第41-42页
        4.1.4 作物水分生产率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内涵第42页
    4.2 粮食产量和用水分析第42-43页
    4.3 水分生产率多年变化趋势第43-47页
        4.3.1 省平均水分生产率年变化第43-45页
        4.3.2 地市平均水分生产率年变化第45-47页
    4.4 水分生产率空间分布第47-49页
        4.4.1 地级市尺度主要统计量第47-48页
        4.4.2 指标时空分布格局第48-49页
    4.5 水分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第49-53页
        4.5.1 地市间差异分析第49-51页
        4.5.2 基于LMDI分解影响因子对水分生产率变化的贡献量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灌溉水利用效率评价第55-63页
    5.1 区域作物用水效率提升潜力第55-58页
        5.1.1 作物水分生产率提升潜力第55-56页
        5.1.2 区域可节约蓝水比例第56-58页
    5.2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第58-60页
        5.2.1 熵值法第58-59页
        5.2.2 层次分析法第59页
        5.2.3 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第59-60页
        5.2.4 组合评价方法第60页
    5.3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主要结论第63-64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64页
    6.3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YDRUS的渠道渗漏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入渗模型建立
下一篇:新生公犊牛小肠、肝脏和泌乳奶牛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