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和符号清单(Abbrebiation)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 犊牛小肠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 初乳和断奶对新生犊牛小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 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在新生犊牛小肠上的作用 | 第15-16页 |
2 反刍动物肝脏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1 反刍动物肝脏生理功能 | 第16页 |
2.2 犊牛肝脏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3 泌乳牛肝脏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3 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研究小肠和肝脏生理功能上的应用 | 第18-21页 |
3.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技术 | 第18页 |
3.2 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研究小肠生理功能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3.3 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研究反刍动物肝脏上的应用 | 第19-2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1.1 试验动物与样品采集 | 第22页 |
1.1.1 新生公犊牛选择和样品采集 | 第22页 |
1.1.2 泌乳奶牛选择和样品采集 | 第22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1.3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2页 |
1.4 蛋白质样品准备和消化 | 第22-23页 |
1.5 LC-MS/MS分析 | 第23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1.6.1 新生公犊牛小肠鉴定蛋白数据分析 | 第23页 |
1.6.2 新生公犊牛小肠差异表达蛋白数据分析 | 第23页 |
1.6.3 新生公犊牛和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51页 |
2.1 新生公犊牛小肠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 | 第24-34页 |
2.1.1 新生公犊牛小肠鉴定蛋白GO功能分类 | 第24-26页 |
2.1.2 新生公犊牛小肠鉴定蛋白KEGG通路分析 | 第26-30页 |
2.1.3 新生公犊牛小肠鉴定蛋白PPI分析 | 第30-34页 |
2.2 新生公犊牛小肠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34-43页 |
2.2.1 新生公犊小肠表达蛋白主成分和热图分析 | 第34页 |
2.2.2 新生公犊牛小肠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第34-35页 |
2.2.3 新生公犊牛小肠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分类 | 第35-38页 |
2.2.4 新生公犊牛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分析 | 第38-41页 |
2.2.5 新生公犊牛小肠差异表达蛋白PPI分析 | 第41-43页 |
2.3 新生公犊牛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 | 第43-46页 |
2.3.1 新生公犊牛肝脏鉴定蛋白GO功能分类 | 第43-44页 |
2.3.2 新生公犊牛肝脏鉴定蛋白KEGG通路分析 | 第44-45页 |
2.3.3 新生公犊牛肝脏鉴定蛋白PPI分析 | 第45-46页 |
2.4 泌乳奶牛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 | 第46-51页 |
2.4.1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重叠分析 | 第46-47页 |
2.4.2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第47-48页 |
2.4.3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GO功能分类 | 第48-49页 |
2.4.4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KEGG通路分析 | 第49-50页 |
2.4.5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PPI分析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6页 |
3.1 新生公犊牛小肠鉴定蛋白功能分析 | 第51-52页 |
3.2 ASC、ILK和Galectins-1在新生公犊牛小肠中的作用 | 第52-53页 |
3.3 蛋白激酶Cα和能量代谢通路在新生公犊牛肝脏中的作用 | 第53-54页 |
3.4 泌乳奶牛肝脏鉴定蛋白功能分析 | 第54-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