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1 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含义 | 第15页 |
2.1.2 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流程再造理论 | 第17页 |
2.3 相关理论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启示 | 第17-20页 |
2.3.1 组建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管理机构 | 第17-18页 |
2.3.2 尊重来华留学生的选择权 | 第18-19页 |
2.3.3 切实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 第19页 |
2.3.4 广泛推行校社合作 | 第19-20页 |
第3章 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状况 | 第20-24页 |
3.1 我国及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总体状况 | 第20-22页 |
3.2 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一般模式 | 第22-24页 |
3.2.1 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不同模式 | 第22页 |
3.2.2 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22-24页 |
第4章 H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 第24-33页 |
4.1 H大学来华留学生概况 | 第24-27页 |
4.2 H大学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 | 第27-28页 |
4.2.1 学校成立相关管理机构 | 第27页 |
4.2.2 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 | 第27页 |
4.2.3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 第27-28页 |
4.3 H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28-30页 |
4.3.1 教育国际化水平不够 | 第28-29页 |
4.3.2 教育管理理念滞后 | 第29页 |
4.3.3 管理方法与手段简单 | 第29-30页 |
4.4 H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滞后的原因 | 第30-33页 |
4.4.1 学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重视不够 | 第30页 |
4.4.2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重管理轻服务 | 第30-31页 |
4.4.3 缺乏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 | 第31页 |
4.4.4 教育管理过程被人为分割 | 第31-33页 |
第5章 上海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建议 | 第33-41页 |
5.1 构建服务型管理机构 | 第33-35页 |
5.1.1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 第33页 |
5.1.2 配置精干高效的教育管理队伍 | 第33-34页 |
5.1.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 第34-35页 |
5.2 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 | 第35-36页 |
5.2.1 从来华留学生需要出发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 第35页 |
5.2.2 实施科学规范管理 | 第35-36页 |
5.2.3 搭建留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平台 | 第36页 |
5.3 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 | 第36-38页 |
5.3.1 不断优化教学培养体系 | 第36-37页 |
5.3.2 提高课程建设管理水平 | 第37-38页 |
5.4 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重新设计教学管理过程 | 第38-41页 |
5.4.1 实行混合教学方式 | 第38页 |
5.4.2 实施有利于打破学习时空限制的网络教学 | 第38-39页 |
5.4.3 改革学习的考核方法 | 第39页 |
5.4.4 拓展与社会的合作 | 第39页 |
5.4.5 鼓励推动留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实践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A | 第45-47页 |
附录 B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