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林隙大小对阔叶红松林林隙微环境特征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14-25页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2页
        1.1.1 “林隙-环境-植被”理论体系第14-16页
        1.1.2 林隙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第16-20页
        1.1.3 阔叶红松林研究第20-2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1.2.1 研究目的第22页
        1.2.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5-31页
    2.1 自然概况第25页
    2.2 研究方法第25-31页
        2.2.1 样地选取和样方设置第25-27页
        2.2.2 测定方法第27-30页
        2.2.3 数据分析第30-31页
3 林隙大小对三种林型林隙生长季内微环境影响第31-46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研究方法第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3.3.1 三种林型不同大小林隙生长季内微气候动态变化第31-34页
        3.3.2 三种林型不同大小林隙生长季内土壤动态变化第34-40页
    3.4 讨论第40-45页
        3.4.1 林隙内微气候特征的影响因子第40-42页
        3.4.2 林隙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因子第42-44页
        3.4.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林隙大小与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第46-64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研究方法第4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6-60页
        4.3.1 不同大小林隙不同凋落物分解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第46-52页
        4.3.2 林隙大小、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第52-54页
        4.3.3 不同大小林隙内与不同凋落物分解下的土壤主成分分析第54-60页
    4.4 讨论第60-63页
        4.4.1 林隙大小、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第60-61页
        4.4.2 林隙大小对林隙内土壤主成分的影响第61页
        4.4.3 凋落物类型对林隙内土壤主成分的影响第61-62页
        4.4.4 凋落物分解时间对林隙内土壤主成分的影响第62页
        4.4.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林隙大小与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第64-77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研究方法第6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4-73页
        5.3.1 三种类型枯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第64-66页
        5.3.2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第66-71页
        5.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因子排序第71-73页
    5.4 讨论第73-76页
        5.4.1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第73-74页
        5.4.2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第74-75页
        5.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因子排序第75页
        5.4.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75-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林隙大小与林型对边缘木和倒木影响第77-84页
    6.1 引言第77页
    6.2 研究方法第77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77-82页
        6.3.1 林隙边缘木和倒木的数量与结构特征第77-79页
        6.3.2 林隙边缘木和倒木的树种组成第79-81页
        6.3.3 林隙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第81-82页
    6.4 讨论第82-83页
        6.4.1 林隙边缘木和倒木特征的影响因素第82页
        6.4.2 林隙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第82-83页
    6.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7 林隙大小与林型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第84-98页
    7.1 引言第84页
    7.2 研究方法第84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84-94页
        7.3.1 不同径高比下的林隙内更新、生长与多样性第84-88页
        7.3.2 三种林型不同径高比下的林隙内更新、生长与多样性第88-94页
    7.4 讨论第94-97页
        7.4.1 径高比对三种林型林隙内更新的影响第94-96页
        7.4.2 径高比对三种林型林隙内生长的影响第96页
        7.4.3 径高比对三种林型林隙内多样性的影响第96-97页
    7.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8 植物多样性相关因子排序和模型评价第98-120页
    8.1 引言第98页
    8.2 研究方法第98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98-115页
        8.3.1 更新、生长与多样性的相关因子排序第98-113页
        8.3.2 更新、生长与多样性的模型评价第113-115页
    8.4 讨论第115-119页
        8.4.1 植被更新的相关因子排序第115-116页
        8.4.2 植被生长的相关因子排序第116-117页
        8.4.3 植被多样性的相关因子排序第117-118页
        8.4.4 更新、生长与多样性的影响因子第118-119页
    8.5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1页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社会价值与展望第121-122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42页
附录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附件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
下一篇: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