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Résumé | 第8-18页 |
引言 | 第18-37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3页 |
(一)国内学者对法国社会党的研究文献分析 | 第18-27页 |
(二)国外学者对法国社会党的研究文献分析 | 第27-33页 |
二、研究中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三、研究方法概述 | 第35-37页 |
第一章 法国社会党前身是“共和主义”和“革命主义”交汇平衡的合成物 | 第37-51页 |
一、“共和主义”渊源和马克思主义基因 | 第37-41页 |
(一)追求“共和主义”与世俗政治的历史传统 | 第37-39页 |
(二)国际社运的影响和巴黎公社的遗产 | 第39-41页 |
二、“共和社会主义”和“革命社会主义”之间的纷争 | 第41-46页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潮流 | 第41-43页 |
(二)围绕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内阁的纷争 | 第43-46页 |
三、法国社会党前身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成立 | 第46-51页 |
(一)“革命社会主义”压制“共和社会主义”统一左派 | 第46-48页 |
(二)缺乏工人阶级基础的革命性政党 | 第48-51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政党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探索 | 第51-64页 |
一、布朗姆拒绝共产国际并与法国共产党分道扬镳 | 第51-55页 |
(一)“共和社会主义”成为主导和一战中的“神圣联盟” | 第51-53页 |
(二)布朗姆拒绝“第三国际”和法国共产党在体内分离 | 第53-55页 |
二、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理论和实践 | 第55-59页 |
(一)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区分理论” | 第55-57页 |
(二)通过“人民阵线”第一次领导政府内阁 | 第57-59页 |
三、捍卫马克思主义同时领导和参与资产阶级政府 | 第59-64页 |
(一)“抵抗运动”与战后重提马克思主义 | 第59-61页 |
(二)摩勒领导和参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践 | 第61-64页 |
第三章 命名为法国社会党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试验 | 第64-82页 |
一、基于“与资本主义决裂”理论的左派力量整合 | 第64-71页 |
(一)工人国际法国支部重组和正式命名为法国社会党 | 第64-66页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理论的塑造 | 第66-69页 |
(三)联合法国共产党等左派政党的共同行动纲领 | 第69-71页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成果和失败 | 第71-76页 |
(一)110项提议与密特朗赢得总统大选 | 第71-74页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失败和U型转折 | 第74-76页 |
三、放弃“与资本主义决裂”之后的混乱路线 | 第76-82页 |
(一)密特朗的强弩之末及其第二个任期 | 第76-79页 |
(二)抛弃马克思主义之后的精神迷茫 | 第79-82页 |
第四章 左派分裂、党团裂变与改革挣扎 | 第82-106页 |
一、既分散又分裂的左派联合 | 第82-90页 |
(一)1995年总统大选失败暴露左派分散化端倪 | 第82-85页 |
(二)左派短暂联合和第三次“左右共治” | 第85-87页 |
(三)“多元左派”的终结和2002年总统大选中惨败 | 第87-90页 |
二、党团裂变危机和重塑团结的努力 | 第90-96页 |
(一)党团裂变酿成危机 | 第90-93页 |
(二)追求党内团结的芒斯会议 | 第93-96页 |
三、总统大选三连败后的改革挣扎 | 第96-101页 |
(一)2007年总统大选中再次失败 | 第96-99页 |
(二)法国社会党第一次进行公民初选总统候选人 | 第99-101页 |
四、对手的弱点成就法国社会党回光返照的总统梦 | 第101-106页 |
(一)对手的弱点和政治钟摆 | 第101-103页 |
(二)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成为最不受欢迎总统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彻底迷失和几近消亡 | 第106-122页 |
一、丧失鲜明特征的法国社会党 | 第106-110页 |
(一)面面俱到的新宪章 | 第106-108页 |
(二)意识形态含混模糊的法国社会党 | 第108-110页 |
二、百年大党沦为边缘性微弱政党 | 第110-115页 |
(一)马克龙的出走和另立新党 | 第110-113页 |
(二)2017年总统大选中沦为非主流政党 | 第113-115页 |
三、群龙无首和强劲新对手崛起 | 第115-122页 |
(一)长时间没有总书记的法国社会党 | 第115-117页 |
(二)一批强劲新对手的崛起 | 第117-122页 |
结论: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启示 | 第122-137页 |
一、保持政治定力和不忘初心 | 第122-127页 |
(一)缺乏政治定力是法国社会党走向衰败的首要原因 | 第122-125页 |
(二)不忘初心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 第125-127页 |
二、重视党内团结和党际联合 | 第127-131页 |
(一)法国社会党在制度设计上诱发党内分裂 | 第127-129页 |
(二)党际间的实质联合是法国社会党历史上取得成功的经验 | 第129-131页 |
三、结合政治惯性坚定改革和提高执政能力 | 第131-137页 |
(一)政党改革需要针对政治惯性坚定发力 | 第131-134页 |
(二)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 | 第134-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