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胶囊机器人定向无线能量传输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无线能量传输方法简介第8-10页
    1.2 胶囊机器人的无线能量传输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0-12页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空间旋转磁场的极化特性分析第14-32页
    2.1 空间参数曲线的曲率与法向量推导第14-15页
    2.2 线极化时的末端轨迹分析第15-17页
    2.3 非线极化时的末端轨迹分析第17-22页
        2.3.1 圆极化时的条件分析第20-21页
        2.3.2 椭圆极化时的曲线特性分析第21-22页
    2.4 验证与仿真第22-30页
        2.4.1 圆极化条件的理论一致性验证第22-25页
        2.4.2 线极化时的末端轨迹仿真第25-27页
        2.4.3 圆极化时的末端轨迹仿真第27-28页
        2.4.4 椭圆极化时的末端轨迹仿真第28-30页
    2.5 小结第30-32页
3 定向无线能量传输基础理论第32-49页
    3.1 磁学基本物理量的关系式第32-35页
    3.2 三轴正交矩形亥姆霍兹线圈所生成的磁场第35-41页
        3.2.1 有限长载流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第35-36页
        3.2.2 单轴矩形亥姆霍兹线圈所生成的磁场第36-39页
        3.2.3 三轴正交矩形亥姆霍兹线圈所生成的磁场第39-41页
    3.3 定向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1-43页
    3.4 空间线极化交变磁场的产生第43-45页
    3.5 感应耦合电路与传输效率建模第45-48页
    3.6 小结第48-49页
4 无线能量传输中收发线圈的优化设计第49-60页
    4.1 交变磁场中的人体安全性第49-51页
    4.2 以交变磁场中的人体安全为基础的线圈结构设计第51-54页
    4.3 收发线圈交流电阻的优化设计第54-59页
        4.3.1 集肤效应与临近效应第55-56页
        4.3.2 收发线圈的交流电阻第56-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5 实验与仿真第60-65页
    5.1 空间旋转磁场末端轨迹检测实验第60-63页
    5.2 定向无线能量传输效率仿真第63-64页
    5.3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连接的ELM神经网络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模型补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