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2.2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 2.1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2.1.1 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 | 第16-17页 |
| 2.1.2 新新贸易理论 | 第17-18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 2.2.1 二元边际的定义 | 第18-21页 |
| 2.2.2 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2.2.3 文献简评 | 第23-25页 |
| 3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 3.1 制造业出口贸易总体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 3.1.1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总体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 3.1.2 中国及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对美制造业出口状况比较 | 第28-29页 |
| 3.2 中国对美国不同技术含量制造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 第29-37页 |
| 3.2.1 不同技术含量制造业产品出口金额分析 | 第29-33页 |
| 3.2.2 不同技术含量制造业产品进口金额分析 | 第33-37页 |
| 4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分解及分析 | 第37-43页 |
| 4.1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4.2 整体制造业二元边际分解 | 第38-39页 |
| 4.3 制造业产品种类的二元边际分解 | 第39-41页 |
| 4.4 制造业产品价值的二元边际分解 | 第41-43页 |
| 5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1页 |
| 5.1 二元边际影响因素模型 | 第43-45页 |
| 5.2 数据收集及变量处理 | 第45-47页 |
| 5.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47-48页 |
| 5.4 集约边际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 5.5 扩展边际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51-54页 |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 6.2 建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