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国内外物流分拣技术的差距 | 第16-17页 |
1.2.2 自动分拣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本课题来源、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3.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第19-20页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智能分拣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22-48页 |
2.1 自动分拣系统 | 第22-26页 |
2.1.1 自动分拣系统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2 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 | 第23-24页 |
2.1.3 自动分拣系统的分类 | 第24-26页 |
2.2 柔性分拣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实现 | 第26-33页 |
2.2.1 柔性分拣装置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6-28页 |
2.2.2 柔性分拣单元的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2.2.3 柔性分拣装置的功能分析 | 第30-32页 |
2.2.4 分拣方案和技术指标 | 第32-33页 |
2.3 分拣输送机动力计算与结构设计 | 第33-40页 |
2.3.1 动力配置 | 第34-35页 |
2.3.2 驱动功率计算及电机选型 | 第35-38页 |
2.3.3 动力传递系统分析 | 第38-40页 |
2.4 重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46页 |
2.4.1 静力学分析 | 第40-44页 |
2.4.2 模态分析 | 第44-46页 |
2.5 同类产品创新性比较 | 第46-47页 |
2.5.1 活动辊轮输送带 | 第46-47页 |
2.5.2 Celluveyor智能输送机 | 第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分拣信息识别系统开发 | 第48-67页 |
3.1 分拣信息识别系统 | 第48-52页 |
3.1.1 单通道分拣信息识别系统改造 | 第48-50页 |
3.1.2 常用分拣媒介对比 | 第50-51页 |
3.1.3 直接标刻二维条码识别算法研究 | 第51-52页 |
3.2 二维码图像预处理 | 第52-56页 |
3.2.1 二维码图像灰度化 | 第53页 |
3.2.2 二维码图像二值化 | 第53-55页 |
3.2.3 二维码图像滤波降噪 | 第55-56页 |
3.3 二维码的定位 | 第56-62页 |
3.3.1 二维码粗定位 | 第57-58页 |
3.3.2 二维码精确定位 | 第58-60页 |
3.3.3 二维码畸变校正 | 第60-62页 |
3.4 二维码图像的解码 | 第62-65页 |
3.4.1 分辨率调整 | 第63页 |
3.4.2 栅格化 | 第63-64页 |
3.4.3 解码 | 第64页 |
3.4.4 纠错译码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智能分拣系统的分拣策略优化及案例分析 | 第67-95页 |
4.1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 | 第67-71页 |
4.1.1 仿真概念与方法 | 第67-68页 |
4.1.2 仿真步骤 | 第68页 |
4.1.3 仿真软件选择 | 第68-69页 |
4.1.4 Plant Simulation仿真建模 | 第69-71页 |
4.2 智能分拣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 | 第71-74页 |
4.2.1 包裹智能上件系统 | 第71-72页 |
4.2.2 包裹输送分拣系统 | 第72页 |
4.2.3 分拣信息识别系统 | 第72-73页 |
4.2.4 计算机控制系统 | 第73页 |
4.2.5 智能分拣系统的布局形式 | 第73-74页 |
4.3 影响分拣效率的因素 | 第74-83页 |
4.3.1 主线速度 | 第76-78页 |
4.3.2 上件频率 | 第78-79页 |
4.3.3 道口布局 | 第79-82页 |
4.3.4 分拣策略 | 第82页 |
4.3.5 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 | 第82-83页 |
4.4 智能分拣系统的分拣策略优化 | 第83-89页 |
4.4.1 优化上件策略 | 第83-86页 |
4.4.2 道口布局合理分配策略 | 第86-87页 |
4.4.3 预分拣策略 | 第87页 |
4.4.4 智能双通道分拣策略 | 第87-89页 |
4.5 案例分析 | 第89-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文章总结 | 第95-9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页 |